某公司董事会进行选举,陈研究员做了预测:选举结果或者吴总当选,或者是廖总当选。如果吴总当选,该公司将对产品质量实施改革;

  • A+
(1)【◆题库问题◆】:[单选] 某公司董事会进行选举,陈研究员做了预测:选举结果或者吴总当选,或者是廖总当选。如果吴总当选,该公司将对产品质量实施改革;如果廖总当选,该公司将对服务实施改革。根据陈研究员上述预测,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该公司对产品质量实施改革,或者对服务实施改革
B.如果该公司对服务实施改革,那么廖总当选
C.如果该公司将对产品质量实施改革,那么吴总当选
D.该公司可能不会对产品质量实施改革,也不会对服务实施改革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中的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吴→质量;廖→服务,或者吴或者廖→质量或服务,由得到的公式带入到题目中,A选项符合相关推理,B选项肯后无必然结论,C选项肯后无必然结论,D题目中已知两个人必然有一个当选,所以两个结果必然出现一个,所以排除,所以选择A选项。

(2)【◆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农作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
B.玉米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C.花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
D.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易错项为[B]解析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因此本题选择A。考点:科技常识

(3)【◆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各题。注:就业人口占比=就业人口/年满16岁以上的自有公民数劳动力人口占比=劳动力人口/年满16岁以上的自由公民数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男性失业人口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比重比女性失业人口()。
A.A.约少0.6个百分点
B.约少0.7个百分点
C.约多0.6个百分点
D.约多0.7个百分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选项差距较小,需精确计算。根据表格可知,男性失业人口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418/4968≈42/500=0.084=8.4%;女性失业人口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352/4509≈35/450≈0.078=7.8%,故男性比女性多8.4%-7.8%=0.6%,大约多0.6个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统计表

(4)【◆题库问题◆】:[单选] 退休制度是一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公共政策。公民依照既定的退休方案缴纳了养老保险金,政府就应当兑现当初的养老承诺。如果政府因为养老体系无法继续维持而单方推迟公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并增加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这就属于政府单方面违约,无疑与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悖。既然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延迟退休,这就说明延迟退休不宜贸然推行,至少在现阶段延迟退休伤害了公众的整体利益,缺乏民意支持的社会基础。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民意是延迟退休政策的首要标准
B.政府应该渐进式地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C.延迟退休制度上伤害了民众的利益
D.批判政府单方违背合约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的重点在最后一句,强调民意对政府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重要性,所以选A。B项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渐进式推行,所以不合文意,C项是比较强的干扰项,但是与A相对比,A项更加强调民意,而C项强调制度本身,两相对比排除C项,D项文段目的不是要批判政府行为。

(5)【◆题库问题◆】:[单选] 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第一句引出城墙的防御功能。第二、三句描述蒙古人的攻城历史,通过攻城战术和火器的运用使得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被摧毁,从而城墙的作用渐渐消失。第三句后半句即为主旨句,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第二步,分析选项找到答案第三句后半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述的是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城墙是如何逐渐消失的。选项B是原文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蒙古兵团征服欧洲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城墙作用的消失,所以城墙这个主体对象必须抓准。同理可知,C项与D项亦非文段论述重点也就很好理解了。故本题答案为B。考点:隐含主旨题

(6)【◆题库问题◆】:[单选] 居住:居民()
A.乞讨:流浪者
B.吝啬:守财奴
C.顺从:独裁者
D.继承:继承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居民居住,主谓关系,前一词词性为动词,后一词词性为名词,D项,具有相似关系。另外,“居”字和“继”字相互对应。纠错:A项,乞讨和流浪人员属于交叉关系。B项,守财奴是指非常吝啬的有钱人。C项,独裁者不具有顺从的必然属性。都予以排除。考点 对应关系

(7)【◆题库问题◆】:[单选] 高等学府里的风气连着社会的风向。医院里的“医闹”,学校里的“校闹”,()都是社会病症的变种。世风不改,很难要求高校()。依次填入划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核心;洁身自好
B.本质;兼济天下
C.实质;独善其身
D.要义;明哲保身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逻辑填空题,考察成语和实词辨析。第一个空表示揭示某种现象的本质,可排除A.D两项。这段话的意思是,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很紧密,社会出问题了,学校也会出问题,社会的不良风气不改正,学校也不会自己好起来。"独善其身"最符合语境信息。B选项中的"兼济天下"与文意相反。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8)【◆题库问题◆】:[单选] 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里,无论他们抛出了多少关乎人文、情怀、精神的词藻,几乎所有艺术与技术,都是一门生意,即便是教主乔布斯和他的苹果也不例外。但这本身无可指摘,也不这些公司和这些人缔造一个伟大的时代。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始至终 影响
B.归根结底 妨碍
C.无庸讳言 干扰
D.理所当然 排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第一空考查成语含义,“无庸讳言”指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理所当然”指按道理应当这样。很明显这两个成语与语境不相符,排除之;“自始至终”指从开始到末了。文段中“无论他们抛出了多少关乎人文、情怀、精神的词藻”可知“他们开始跟末了不同”,排除之。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混搭填空

(9)【◆题库问题◆】:[单选]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其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都与糖尿病有关。在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后,报告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今后十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低2%,将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这段文字意在:
A.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
B.呼吁增加在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
C.说明突发急症与糖尿病的关联性
D.探索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步,读文段判断每句话的主要内容第一、二句抛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的数据,论述慢性病将带来的国民收入损失。第三句说明糖尿病与心脏病、中风有关。最后一句解决方案提出,即如果可以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将给中国带来几百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第二步,总结文段的主旨文段通过一连串的数据,表明强调重视慢性病的必要性,可知A选项与文段表述重点契合,为文段主旨。B选项为过度引申。C选项是文段单句的理解,非文段重点。D选项文段未提及,为无中生有。故本题答案为A。考点隐含主旨题

(10)【◆题库问题◆】:[单选] 一些年轻干部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一路过来,都是顺风顺水,虽然知识面广,却独独缺了“接地气”,走上领导岗位后,平日里()、头头是道,一遇到急难险重和突发事件,却(),沦为“白衣秀士”,被群众耻笑。依次填入划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口若悬河;束手无措
B.滔滔不竭;无所适从
C.络绎不绝;惊慌失措
D.井井有条;不知所措

【◆参考答案◆】:D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