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期货投资分析题库
【◆参考答案◆】: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共生互惠以及立体布局技术;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
(2)【◆题库问题◆】:[填空题] 通常把影响种群调节的各种因素分为()和()两大类。
【◆参考答案◆】: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
【◆参考答案◆】: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起着很大的影响:(1)将有机体中的营养元素还原成简单的、能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状态。植物-土壤之间营养元素的循环,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进行;(2)腐殖化作用与矿化作用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3)与植物形成共生体;(4)有害的方面包括:植物病原菌;产生有毒物质并积累;与植物增肥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比较分析术语: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参考答案◆】:初级生产又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的生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产过程。次级生产或称为第二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生物有机体的生产。次级生产就是异养生物的生产。次级生产最终是以初级生产为基础,次级对初级生产是有反馈调节作用。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链。
【◆参考答案◆】:腐屑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参考答案◆】:温度的生态作用:(1)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对生物的作用可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温度不一样,如家蝇生长的三基点:45℃、17-28℃、6℃。(2)温度对生物发育的影响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需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完成生命周期)。生物的适应:生物对温度的适应包括形态、生理、行为;分布地区、物候的形成及休眠等。(1)形态适应1)植物:对低温的形态适应:芽及叶片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有鳞片;器官表面有蜡粉和密毛;植株矮小,呈匍匐、垫状或莲座状。对高温的适应表现:有些植物具有密生的绒毛或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发亮的叶片能反射大部分光线;叶片垂直排列,减少吸光面积;树皮有发达的木栓组织(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2)动物:贝格曼规律:同类恒温动物生活在较寒冷地区(高纬度地区)比生活在温热地区(低纬度地区)的个体要大。个体大有利于保温,个体小有利于散热。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2)生理适应1)植物:对低温的生理适应:降低植物冰点,增加抗寒能力(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对高温的生理适应:1)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2)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降温。3)一些植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避免受到高温的伤害。4)动物:对低温的生理适应:增加体内的产热量,保持恒定的体温。对高温的生理适应: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3)行为适应:生物对低温的行为适应:冬眠。生物对高温的行为适应:夏眠等。例如,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即夏眠、穴居、昼伏夜出(白天躲入洞内,夜晚出来活动)。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比较分析术语: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
【◆参考答案◆】: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量,称为初级生产量;包含植物本身呼吸消耗在内的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去除植物本身呼吸消耗部分的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8)【◆题库问题◆】:[单选] 瑞典植物学家H.Gams的第二级层片相应于()。
A.一个群落中一个种的个体的总体
B.同一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C.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D.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A.一个群落中一个种的个体的总体
B.同一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C.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D.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单选]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引起的。
A.SO2
B.CO2
C.CO
D.O3
A.SO2
B.CO2
C.CO
D.O3
【◆参考答案◆】:B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循环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1)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2)大多数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生物放大现象。(3)有毒物质进入环境会经历一些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有毒物质的毒性降低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