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语言和思维相互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 A+
所属分类:哲学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简述语言思维相互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语言与思维的对应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上,抽象思维肯定需要语言的参与。要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要作出判断或推理,就得用到句子或复句;逻辑思维中的公式代码,也是语言的转化符号。所以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只有人才有语言,因此只有人才能进行抽象思维,反之,人之所以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因为人有语言。

(2)【◆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语言的文字属于音节文字的有()。
A.日文
B.德文
C.朝鲜文字
D.法文
E.英文

【◆参考答案◆】:A, C

(3)【◆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关于语音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语音使语言成分物质化
B.生理基础是语音的本质
C.语音和语义联系在一起
D.语音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E.语音与人的心理活动无关

【◆参考答案◆】:A, C, D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要说明洋泾浜和混合语的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点:二者都是语言远征的结果,是一种语言远渡重洋,立足异域,在其立足的过程中又和当地语言发生密切关系,吸收对方的一些成分,形成变体.不同点:二者的使用范围不同,洋泾浜只局限于某个有限的范围使用,不能作为母语学习,而混合语的突出特点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通语

【◆参考答案◆】: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等,是杨雄《方言》一书用来指西汉时没有地域限制,通行比较广的共同语的术语。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显性意义

【◆参考答案◆】: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叫显性意义,分为陈述、支配、修饰、平行关系。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屈折语

【◆参考答案◆】:
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代表,如俄语、英语、法语等。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参考答案◆】: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说话人采用某种行事行为的表达方式来实现其自身预期所能实现的意图,就是直接言语行为,如用祈使句来表示请求,用疑问句来表示询问。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行事行为的形式表示另一种行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来的。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历史音变

【◆参考答案◆】:
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被历史固定下来的变化)就是语流音变。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音位定义的三个要点。

【◆参考答案◆】:(1)音位是能够区别语音形式的语音单位;(2)音位总是就一定语言(或方言)而言的;(3)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