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戌弭兵

  • A+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向戌弭兵

【◆参考答案◆】:到春秋中期,争霸大国势均力敌,都难取胜,战争的深重灾难也使各国强烈要求息兵。公元前597年,由宋大夫华元发起,晋、楚会于宋西门之外,订立互不相侵之约,但不久即告破裂。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再发起弭兵之会,在宋都举行了有十四国参加的弭兵会议,会议确定晋、楚共为霸主,各小国同时向两国纳贡。此次弭兵以后,中原战争减少,各国获得了一定的休养生息时间。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纲目体

【◆参考答案◆】:
编年体史书之一。始创于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元陈经撰《通鉴续编》等沿用此体。以大字提要称纲,小字叙事称目,每事有一提纲,便于检阅。

(3)【◆题库问题◆】:[填空题]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东魏后被高氏篡政,改国号()。

【◆参考答案◆】:北齐

(4)【◆题库问题◆】:[单选] 唐代占据今去南大部、四川、贵州一部的民族政权是()。
A.A.吐蕃
B.B.大理
C.C.南诏
D.D.回纥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西周的农业生产情况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生产工具的进步: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石、木、骨、蚌器,耒耜是主要的工具。但青铜农具比商代增多。在西周遗址已经陆续发现了一些青铜农具。
(2)耕作技术的提高:周人的主要耕作方法是"耦耕"。所谓"耦耕",大概是两人协同耕作的方式。西周实行撩荒休耕制,田有"菑"、"新"、"畬"之分,三年一循环,保证三分之二的面积耕作,三分之一的面积休耕。这种办法起到了养地力和利用绿肥的实际效果。周人已懂得耘草和施肥的关系,还重视灭虫,注意修治沟洫,起排水和灌田的作用。
(3)农作物种类与产量增加:农作物种类很多,仅见于《诗经》中的植物名称就有100多种。主要有黍、稷、麦、稻、梁、菽、蔬菜、瓜果等。还普遍种植桑麻和染料作物。西周农作物收获量很大,《诗经》中就有描写粮食丰收的情景。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哈剌汗朝

【◆参考答案◆】: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中国西北操突厥语民族建立的政权,居民主要为回鹘西迁后的部众及葛逻禄、处月、咽面等异姓突厥部落,地据葱岭以西,迄于河中。其汗号多带有桃花石前缀,意为中国之汗。这是第一个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的突厥语国家,在文化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以后的维吾尔文明有重要影响。后国分为东西二支。耶律大石西征时沦为西辽藩属,1213年末代国君为花拉子模所杀,国亡。

(7)【◆题库问题◆】:[单选] 杨坚入宫主政夺取的职位是:()
A.丞相
B.大司马
C.廷尉
D.相国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述东汉初年对中枢决策机构进行的改革。(刘秀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参考答案◆】:(1)退功臣,进文吏: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并笼络他们的人心,刘秀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东汉初年,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机构。(3)加强监察制度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所加强。三套监察机构的恢复和加强,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4)集军权于中央刘秀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

(9)【◆题库问题◆】:[单选] 战国末期,与秦国发生战争的楚国其当时的君主是:()
A.楚怀王
B.楚庄王
C.楚昭王
D.楚霸王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衰落时期,思想领域呈现了不同特点,试概括两个阶段思想领域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特点:战国形成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产生,出现"百家争鸣"。明清衰落时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2)原因:形成时期,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旧制度瓦解;战争不断,但呈现出从大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衰落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