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向型者主要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论述新闻编辑的职业特征对其性格的要求。

  • A+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从内向型者主要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论述新闻编辑的职业特征对其性格的要求。

【◆参考答案◆】:(1)向性是心理学对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内向行与外向型。内向型者的心理特征是安静、内省、不喜与人交往、做事谨慎、计划周详、态度严肃温和、可靠、尊重伦理标准的价值。(2)编辑以加工、整理素材,编辑稿件、资料,及撰写评论等为主要任务,人际交往远不及记者,因此,踏实沉稳、深思熟虑、情感思想内向型者更适合这种职业要求。(3)当然,对编辑这种要求,主要是对编辑群体的要求,而非对个体的强求。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情况:

【◆参考答案◆】:
第一、邸报。
1.称呼:条报、条陈、除目、报状、状;邸抄、朝报、进奏院状报。
2.内容:圣渝,法令,奏折
3.特点:不由朝廷统一公布;内容不相同;无固定发布日期;无自己采写的新闻言论。
4.作用:宣传君恩;宣扬君臣之道;宣布君令;封锁不利消息;通信息。
5.定性:并非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
第二、近代中午内报纸的产生,第一批近代中文报纸是19世纪初由英国传教士创办:
《察世俗每月纪统传》1815——1821
《特选撮要每月纪统传》1833——1838
《东西洋烤每月纪统传》1833——1837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新闻报道中,对事实真实的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新闻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为依据,对客观事实作如实描述,使之与事实、实际相符,并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把握事实的真实性。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什么是新闻控制?对新闻控制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新闻控制是指国家、政党和社会团体通过物质资产、政策法规等手段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和约束。新闻控制的实质,是按新闻资产所有者的意志对传播行为加以规范,用以防止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

(5)【◆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是宣传?

【◆参考答案◆】: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他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6)【◆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又具有()。
A.时代特色
B.文化特色
C.民族特色
D.历史特色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新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参考答案◆】:(1)优化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找准最适合自我个性特征的工作岗位;(2)准确把握受众心理,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推动新闻改革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新闻写作的最佳心理状态

【◆参考答案◆】:新闻写作最佳心理状态的构成因素,包括:协调好新闻工作者自身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写作时间;明确写作意图;坚守受众意识等几个方面。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的心理是基本健康的,请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与我国的新闻媒介的性质有关:新闻媒体地位重要,发展快,新闻工作者大多自我感觉良好。(2)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动机有关: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动机是积极的。(3)与新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有关:近六成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客观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因此,界定客观原则的含义也应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就内容而言,新闻传播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这种事实是种实在物,是经过变动后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产物,或是正在变动过程中的产物,以及变化中呈现的各种状态,还可以是即将要出现变动的事物,但"确实会出现变动"这个因素必须已经存在,而且已经构成不可否认的因果关系。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为了显示所报道事实的客观性,常常采用交代新闻来源说明陈述事实的出处,忠实地叙述事实发生演变的经过,详尽地描述相关事件的细节,不从其烦地引用大量资料,提供多种第一手材料等方法。
就形式而言,新闻的客观性要求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手段,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即作者的立场观点不是通过作者白己的直接讲话,而是依靠事实的客观陈述表达出来的。报道者应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在新闻实践中,客观性的形式上的要求常令报道者置身事实的背后、隐匿自己的观点,更不直接出面讲话,而是通过对能够表明自己看法的事实的精心选择,"用事实说话",间接表达报道者的倾向性。这种方法比作者直接讲话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