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石灰岩受热变成的是大理岩。只要能对该知识点熟练记忆后,很容易就可以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故选D。
(2)【◆题库问题◆】:[单选] 春节,我们有贴春联的民俗。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家庭几代人贴过的春联有:(1)联产承包显威力,国富民强示繁荣(2)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3)已把复兴编入梦,正将崛起织成春(4)骏马奔腾迎奥运,五洲健儿谱新篇按照这些春联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2)(1)(3)(4)
B.(1)(2)(4)(3)
C.(1)(2)(3)(4)
D.(2)(1)(4)(3)
A.(2)(1)(3)(4)
B.(1)(2)(4)(3)
C.(1)(2)(3)(4)
D.(2)(1)(4)(3)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要把春联按时间排序,(1)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是1980年左右;(2)指的是新中国成立,时间是1949年;(3)指的是中国梦,时间是2013年;(4)指的是北京奥运会,时间是2008年,所以顺序是(2)(1)(4)(3),选D。
(3)【◆题库问题◆】:[单选] 零次情报是指没有正式的、固定的载体的,形成一次情报之前的非l正规情报。零次情报的“零”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零散和初始的意思。如果把所获得的零次情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正式地公开发表,那么,零次情报就转化成了一次情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零次情报来源的一项是:
A.政府工作报告
B.电视新闻报导
C.全国人口普查报告
D.2010北京统计年鉴
A.政府工作报告
B.电视新闻报导
C.全国人口普查报告
D.2010北京统计年鉴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C.D三项都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正式地公开发表的,因此不属于零次情报的来源。B项电视新闻报导提供的是零散和初始的信息.属于非正规情报,所以是零次情报的来源。故答案选B。
(4)【◆题库问题◆】:[单选] 2,1,1,7,8,10,( )
A.12
B.14
C.16
D.18
A.12
B.14
C.16
D.18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原数列满足2+1+1=4,1+1+7=9,1+7+8=16,7+8+10=25,即相邻三项和为完全平方数,故8+10+( )=36,( )=18。故选D。
(5)【◆题库问题◆】:[多选] 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体现在( )。
A.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B.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C.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D.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E.行政机关不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径直作出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A.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B.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C.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D.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E.行政机关不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径直作出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行政处罚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故本题答案选ABCD。
(6)【◆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古代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宋朝以后“笔、墨、纸、砚”特指徽笔、徽墨、宣纸、端砚
B.《牡丹亭》、《长生殿》是昆曲的传统保留剧目
C.唐朝李诫著《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D.剪纸艺术是山西和陕西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
A.宋朝以后“笔、墨、纸、砚”特指徽笔、徽墨、宣纸、端砚
B.《牡丹亭》、《长生殿》是昆曲的传统保留剧目
C.唐朝李诫著《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D.剪纸艺术是山西和陕西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A宋朝以后“笔、墨、纸、砚”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C李诫是北宋时期人;D剪纸分南方派代表为湖北沔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和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蔚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磁性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不仅仅在山西和陕西地区存在。
(7)【◆题库问题◆】:[单选] 有效治理简报 __________,端正各级各部门及领导的政绩观、加大制度建设及规范固然重要,但根治各级官场上的空谈主义、形式主义,则显得更为紧要和亟需,这就要求各级领导看工作不仅在__________ ,更要深入实际现场查看、听访群众,多角度、__________ 地看待地方、部门、人员成绩,挤出政绩中的“水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繁杂 表象 全面
B.泛滥 书面 辩证
C.浪费 主观 抽象
D.滥觞 表面 具体
A.繁杂 表象 全面
B.泛滥 书面 辩证
C.浪费 主观 抽象
D.滥觞 表面 具体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空,首先区别“滥觞”与“泛滥”,“滥觞”常被误当做“泛滥”使用。“滥觞”原指江河发源之地的水非常浅,可以浮起酒杯(觞),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此处显然不适用,故排除D项。第二空,结合前文中的“简报”与“空谈主义、形式主义”等提示信息,此处使用“书面”比“表象”“主观”更贴切。排除A.C两项。将B项代入第三空,“辩证地看待”形容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符合语境。故本题选B项。
(8)【◆题库问题◆】:[单选] 1960年,天文学家在格林班克天文台放置了一架26M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太阳附近的两颗与太阳条件相似的恒星,希望能够在此观测到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星生命的探测行动。1974年,科学家们还曾于阿雷西沃天文台向外太空发射电波信号,并以寻找外星人为主要目的发射了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人类从未停止寻找外星生命的脚步。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们仍未找到足以证明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探究浩瀚宇宙之中的外星生命和研究宇宙的诞生及进化已经成为整个天文学界最重要的两大课题。对以上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是证明外星生命存在的关键
B.科学家发射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是为了寻找外星人
C.人们一直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只是尚未找到有价值的证据
D.探究浩瀚宇宙之中的外星生命是当前天文学界最重要的课题
A.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是证明外星生命存在的关键
B.科学家发射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是为了寻找外星人
C.人们一直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只是尚未找到有价值的证据
D.探究浩瀚宇宙之中的外星生命是当前天文学界最重要的课题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项,由文段中的两次实验重点均为探寻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可知,A项正确。B项过于绝对,发射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以寻找外星人为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C项“人们一直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没有依据。D项与末句的“整个天文学界最重要的两大课题”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
(9)【◆题库问题◆】:[单选] 针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针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指用毫针按一定穴位刺人患者体内,运用专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的医疗方法
B.《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我国关于针灸疗法的最早记载
C.拔罐法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
D.明代是针灸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针灸专著,如《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
A.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指用毫针按一定穴位刺人患者体内,运用专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的医疗方法
B.《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我国关于针灸疗法的最早记载
C.拔罐法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
D.明代是针灸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针灸专著,如《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解析]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中针法是指用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专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指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所以A项错误。《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原始工具石针的最早记录,故B项错误。拔罐法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C项正确。明代是针灸发展的鼎盛时期,《针灸大成》是由明代杨继洲等编撰而成的,但《针灸甲乙经》是由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编撰而成的,D项错误。故本题选C。
(10)【◆题库问题◆】:[单选] 人类活动很早就影响到了地球环境,所谓“原始状态”早就不存在了。其实原始人比我们想象的要疯狂得多。自从原始人学会了用火来捕猎后,地球生态系统就遭了殃。湖底淤泥钻芯研究的结果显示,其中的木炭分子浓度早在6万年前就达到了顶峰,正好和人类第一次学会了火攻的年代相吻合。后来人类又学会了刀耕火种,也就是先将森林烧光,开辟出土地用来种庄稼.于是剩下的森林也被火烧了一遍。下列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愚昧的人类
B.“原始状态”已经远去
C.疯狂的原始人
D.人类——生态破坏的始作俑者
A.愚昧的人类
B.“原始状态”已经远去
C.疯狂的原始人
D.人类——生态破坏的始作俑者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提到人类活动很早就已经影响到地球环境。接着论述原始人是疯狂的,并具体描述了原始人破坏地球生态的疯狂行为。C项描述与文意接近,且“疯狂的原始人”也吸引眼球。作为标题最恰当,故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