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感冒夹惊,心悸胆怯,卧睡不安,身热烦躁,面色青赤者。
【◆答案解析◆】:疏解散【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三。【组成】羌活苏叶防风枳壳(麸炒)桔梗前胡赤芍药杏仁(炒,去皮、尖)僵蚕(炒)甘草(生)黄连(酒炒)【用法】上药用生姜为引,水煎服。【主治】感冒夹惊,心悸胆怯,卧睡不安,身热烦躁,面色青赤者。
【◆参考答案◆】:失志郁抑,痰涎沃心,怔忡不寐者。行气解郁,化痰养心。
【◆答案解析◆】:加味温胆汤3【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六。【组成】香附7.2克橘红3.6克半夏竹茹枳实各2.4克人参茯苓柴胡麦冬桔梗各1.8克甘草1.2克【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功用】行气解郁,化痰养心。【主治】失志郁抑,痰涎沃心,怔忡不寐者。
(3)【◆题库问题◆】:[问答题] 点头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偏正头痛。
【◆答案解析◆】:点头散【来源】《百一选方》卷九。【组成】川芎(生)60克香附子(去毛)120克【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好茶清调下。【主治】偏正头痛。
(4)【◆题库问题◆】:[问答题] 立马消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发背,痈疽,肿毒。
【◆答案解析◆】:立马消【来源】《疡医大全》卷七。【组成】川斑蝥(大者,是川产者佳,去翅、足,糯米拌炒)全蝎尾各150个蜈蚣30条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12克真蟾酥9克(酒浸,研膏)冰片麝香各6克【用法】上为细末,用麻黄120克熬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略晒干,瓷瓶密贮。每用1丸,如势大者用2~3丸,乳细,掺于太乙膏,再贴奏功。如疮未破,贴上以热手摸百余下,次日即消。如疮已破,先以薄棉纸盖疮上。【主治】发背,痈疽,肿毒。
(5)【◆题库问题◆】:[问答题] 木香化滞汤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情志不遂,食滞中脘,腹部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答案解析◆】:木香化滞汤1【来源】《内外伤辨》卷下。【组成】半夏30克草豆蔻仁甘草(炙)各15克柴胡12克木香橘皮各9克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6克红花1.5克【用法】上药锉如麻豆大。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主治】情志不遂,食滞中脘,腹部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禁忌】服药期间,忌酒及湿面。
(6)【◆题库问题◆】:[问答题] 柏子仁膏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大便秘涩艰难。
【◆答案解析◆】:柏子仁膏【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组成】柏子仁松子仁胡桃肉各等分【用法】上药研膏。每服如弹子大,热汤化下。未通再服。【主治】小儿大便秘涩艰难。
(7)【◆题库问题◆】:[问答题] 黄明胶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乳痈。
【◆答案解析◆】:黄明胶散【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八。【组成】黄明胶(炙令燥)大黄(锉,炒)莽草细辛(去苗、叶)各15克【用法】上四味,捣罗为散。以鸡子白调匀,涂纸上,贴肿处,频易即愈。【主治】乳痈。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柏蛤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下疳湿疮。
【◆答案解析◆】:柏蛤散【来源】《医学入门》卷八。【组成】黄柏(以瓷锋割末)蛤粉各等分【用法】上药和匀,掺患处。【主治】下疳湿疮。
(9)【◆题库问题◆】:[问答题] 伏龙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子嗽。妊娠肺脏受寒,咳嗽痰涎,喘不安。
【◆答案解析◆】:伏龙汤【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一六引《仙传济阴方》。【组成】杏仁7个诃子5个陈皮枳壳各9克阿胶7片麻黄6克青黛3克【用法】上药为末。紫苏汤调下。【主治】子嗽。妊娠肺脏受寒,咳嗽痰涎,喘不安。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二白散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黄水、头炼、眉炼,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
【◆答案解析◆】:二白散1【来源】《外科大成》卷三。【组成】铅粉30克(水调摊碗内,艾熏五至七次,以粉黄色为度)轻粉30克【用法】上药为末。用麻油炸槐枝稍枯,去滓取油,调敷患处。【主治】黄水、头炼、眉炼,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