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单选] 甲、乙两人从运动场同一起点同向出发,甲跑步速度为200米/分钟,乙步行,当甲第5次超越乙时,乙正好走完第三圈,再过1分钟时,甲在乙前方多少米:
A.105
B.115
C.120
D.125
A.105
B.115
C.120
D.125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单选] 社长、主编和副主编三人轮流主持每周一的编辑部发稿会。某年(非闰年)1月6日的发稿会由社长主持,问当年副主编第12次主持发稿会是在哪一天?
A.9月8日
B.9月9日
C.9月1日
D.9月2日
A.9月8日
B.9月9日
C.9月1日
D.9月2日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主持发稿会的顺序为社长、主编、副主编,每周轮换一次,故一个轮换周期为三周,副主编第十二次主持,应为第十二个周期的第三周,即第36周,中间间隔35周,即副主编主持第二次所需时间为35×7=245天。选项均为9月,先算至8月31日。从1月6起,到8月31日,共有25+28+31+30+31+30+31+31=237天,故9月还需要245-237=8天。故正确答案为A。
(4)【◆题库问题◆】:[单选] 从长期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并逐步发展成为储备货币______。一方面,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________没有变;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币值一直比较稳定,稳中有升,这些都为有强烈“保值增值”需求的各国央行提供了储备人民币的强大_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势如破竹 态势 动机
B.势不可挡 趋势 动力
C.势在必行 势态 信心
D.势如累卵 形势 信念
A.势如破竹 态势 动机
B.势不可挡 趋势 动力
C.势在必行 势态 信心
D.势如累卵 形势 信念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空,由文段可知,人民币国际化并逐步发展总体上并无消极倾向。D项“势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急,不符合文意,排除。由“从长期看来”“逐步发展”可知,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并非是快速、短期的行为,而是渐进的过程,A项“势如破竹”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与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相符合,排除。第二空,与“长期向好”解释搭配,B项“趋势”、C项“势态”均可搭配。第三空,由“另一方面”可知,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保障,才推动了有“保值增税”需求的央行储备人民币,C项的“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动力”与“信心”相比,不仅是相信而且更能突出现实条件对各国央行选择人民币的推动力量,故“动力”更恰当,且“提供动力”这一搭配更为常见。故正确答案为B。
(5)【◆题库问题◆】:[单选] 玻璃︰镜子︰灯具
A.黄金︰首饰︰货币
B.泥土︰素材︰房层
C.木材︰钢铁︰桥梁
D.透明︰反射︰照明
A.黄金︰首饰︰货币
B.泥土︰素材︰房层
C.木材︰钢铁︰桥梁
D.透明︰反射︰照明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中“玻璃”和“镜子、灯具”构成对应关系,“玻璃”可以用来制作“镜子”,也可以制作“灯具”。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中“黄金”可以用来制作“首饰”,也可以当作“货币”,A项与题干逻辑相似;B项中“泥土”是材料不是“素材”;C项中“木材”不可能制造“钢铁”;D项中“透明”和“照明”、“反射”无明显逻辑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
(6)【◆题库问题◆】:[单选] 心理记账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解析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的过程。消费者在决策时可能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心理记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典型心理记账的是:
A.损失10元钱给人心理带来的痛苦要比获得10元奖金带来的高兴更强烈
B.工会发放福利时,不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以使职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C.相比丢了10元钱的人,丢了电影票的人更不可能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
D.王某出差常选星级酒店,因为它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
A.损失10元钱给人心理带来的痛苦要比获得10元奖金带来的高兴更强烈
B.工会发放福利时,不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以使职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C.相比丢了10元钱的人,丢了电影票的人更不可能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
D.王某出差常选星级酒店,因为它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心理记账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A.C.D三项均符合定义;B项只是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并没有涉及职工的心理,不属于心理记账。故答案选B。
(7)【◆题库问题◆】:[单选] 著作:书:丛书
A.成语:词语:词汇
B.树:树林:森林
C.裙子:衣服:服装
D.人:人群:人民
A.成语:词语:词汇
B.树:树林:森林
C.裙子:衣服:服装
D.人:人群:人民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著作是书的一种,很多的书构成丛书。前两者为种属关系,后两者为组成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成语是词语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词汇由词语构成,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对应,当选;B项,树与树林非种属关系,而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C项,衣服与服装之间为同一关系,非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D项,人与人群非种属关系,而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由题干“各月环比增速最快的是”可知,本题为一般增长率的比较问题,可直接比较的分数大小关系,分数最大则增速最快。根据图形可知各月份进出口总额,故各项环比增速分别为:2014年5月=>2;2014年9月==<2;2014年12月=>2;2015年2月=<2。其中两项明显小于2,排除。=与相比,分子小分母大,故分数较小,则C项较大。故正确答案为C。
(9)【◆题库问题◆】:[单选] 201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是: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同比增加327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同比增加2103万人;乡镇人口64222万人,同比减少1434万人。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9602万人。2012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8.2%;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A.133769万人
B.136370万人
C.134735万人
D.136103万人
A.133769万人
B.136370万人
C.134735万人
D.136103万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中“201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和材料第一段“2012年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确定本题为简单加减计算。2012年新增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1635–966=669万人,则201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669,尾数为5,直接判定为C项。故正确答案为C。
(10)【◆题库问题◆】:[单选] 研究表明,大脑具有自我修复的潜能,继续______这方面的研究,有望最终确认哪些信号可用来促进神经源性反应的_______,而以_______神经发生(即神经元的生成和更新)现象为目标,或可成为一种促进神经元再生的有效治疗方法。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增强 强化 加强
B.强化 加强 增强
C.增强 加强 强化
D.加强 增强 强化
A.增强 强化 加强
B.强化 加强 增强
C.增强 加强 强化
D.加强 增强 强化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空,与“研究”搭配,“增强”往往与能力、体质、抵抗力、素质等词语搭配,不能搭配“研究”,排除A.C。第三空,搭配“神经发生现象”,“增强”亦不能与“现象”搭配,排除B。D项的“强化”指增强某种状态、行为的过程,可以修饰“神经发生现象”,D项正确。验证前两空,“加强”往往与研究、教育、团结等词语搭配,增强“神经元反应”亦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