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

  • A+
(1)【◆题库问题◆】:[填空题] 阿Q最主要性格特征是()。

【◆参考答案◆】:精神胜利法

(2)【◆题库问题◆】:[单选] 方鸿渐这个形象出自()。
A.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B.钱钟书的《围城》
C.沈从文的《长河》
D.无名氏的《塔里的女人》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作家的思想局限在《雷雨》的剧情处理上有何表现?作用如何?

【◆参考答案◆】:主观上对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还缺乏科学的理解,把原因解为"自然的法则"。以性爱和血缘的伦常纠葛来处理剧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4)【◆题库问题◆】:[填空题] 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和()。

【◆参考答案◆】:浪漫主义;诗情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结合《雷雨》,《日出》两部作品,分析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曹禺的出现在中国话剧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他的《雷雨》和《日出》,是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无论在人物形象、大型化的结构、戏剧语言等方面的创造上,他所达到的水平,都高于过去的剧作家,把我国话剧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他创造了现代话剧中第一批够得上艺术典型的人物形象。如周朴园、蘩漪、陈白露、李石清等重要人物。他的剧往往人物很少,《雷雨》总共8人,《日出》稍多,也不过15人,但绝大多数人物都性格鲜明,就连一些次要人物,也都写得活灵活现。他的人物形象能够站立起来,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多面性。曹禺剧本的戏剧冲突都是相当尖锐、紧张的,不断地深化着,最终引向大爆发。他对冲突的组织,则是紧凑的。《雷雨》用锁闭式结构,剧本所要表现的便是各种冲突的最后结局,这些冲突的缘由,则在人物的对话中用回叙的方式来交待。《日出》用人像展览式,剧中人物虽有主次,但并无中心人物,而且互为宾本,交相映衬;冲突也非单线的,而是多线索交错,目的在于通过较多人物的塑造,共同地完成主题。《雷雨》的情节结构,是一幅以血缘亲子关系纵横交织的网络整体。以亲缘关系连结了冲突各方的人物,使结构十分紧凑。在一天时间里了结周朴园几十年的冤孽,所以一开幕各种关系均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日出》的结构,既不是纯粹由人像展览构成的横断面结构,亦非单纯情节与性格的纵深展开。而是二者结合成的一个以潘、李冲突为贯穿主线,勾连出上下层社会两个扇形横断面的辐射结构。语言对塑造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其重要性超过了小说等文体。"高度性格化,富于动作性,有诗意、有境界,声调铿锵,节奏鲜明"是曹禺戏剧语言的最大长处。曹禺让剧中人物一张口,就可使观众看到其身份、地位、职业、教养、性格特征等等。有些对话看来平平淡淡,却因只能出于某一特定环境下某种人之口,故对塑造人物形象也起重大作用。在曹禺的高超的话剧艺术创作中,更多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经过消化、融汇,使这外来的戏剧形式为我所用,第一次在较大的思想容量和深刻性上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生活。惟其如此,它才是话剧艺术在中国成熟的标志,它使这种外来形式在中国的土壤上扎下了根。《雷雨》明显地受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侍萍重新出现在周公馆,她极力使女儿免蹈陷阱却偏偏落人陷阱,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捉弄,正是命运悲剧影响的表现。《雷雨》又有明显的莎士比亚式的性格悲剧的意味。这特别表现在塑造"雷雨"式的人物蘩漪之上。这个"雷雨"性格对周家矛盾的公开爆发,对促成悲剧起了极重要的作用。《雷雨》更是一出社会悲剧。《雷雨》写出周家的悲剧原因,根本是因为周朴园等对侍萍、蘩漪、四风等各种类型妇女的压迫、蹂躏造成的,而且它还涉及了社会上的阶级矛盾。可以说曹禺对欧洲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在艺术上都有所吸收,他把这些集中在一起,从本民族的生活出发,写出了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用西方悲剧观念来衡童也是够标准的一出悲剧。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话剧艺术已为中华民族所掌握。曹禺把刻画血肉丰满、高度个性化的人,作为话剧文学创作的核心,运用动作停顿、哑场、气氛、渲染、象征和表现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多面性和立体性。

(6)【◆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分析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抒情性。

【◆参考答案◆】:郭沫若的历史剧源于五四时期的诗剧,诗剧的浓烈的抒情性必然给他的历史剧创作烙下深刻的印迹,使其历史剧亦带有明显的抒情性。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人物语言的抒情性。郭沫若时常把他那火山喷发式的内在激情借主要人物之口排山倒海般倾泻而出,使他的历史剧鼓荡着浓郁的情感波涛。例如,卓文君回击父亲阻挠她再嫁时有大段台词,那是个性觉醒的呐喊,是血的蒸气,是反抗男权制度的嘹亮哨音;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愤怒之声,就象无形的钢鞭,鞭打着统治者的"尊严",象一枝犀利的投枪,刺穿统治者腐朽的灵魂,象一首慷慨激昂的生命的长诗,呼唤着抗争与自由的风雨。此外,还有伯夷、叔齐抒发自己苦闷时的独白等,都是感情激越的抒情诗。2、浓烈的诗情画意。郭沫若的历史剧如同他的诗剧一样具有浓烈的诗情画意。不过,诗剧的诗情画意更多的是凭借"直抒胸臆"构思的,其审美效果往往是激动人心的;历史剧则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构造诗情画意,其效果往往令人心醉。如在《卓文君》中,作者为了表现女主人公卓文君思恋司马相如,急于听到司马相如弹奏的琴声时,设置了一段精彩的对白。这段对白,在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性格的人物吐露出来就特别富有诗意。卓文君对司马相如一往情深,可两人近在咫尺又不能相见,她只盼望能在晚上早早听到司马相如弹奏的琴声以慰藉自己寂寞而空虚的心田。诗人郭沫若通过卓文君与红萧的对话,用卓文君错把"风声"当"琴音"的幻觉,一方面让女主人公自然地流露了她内心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构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读罢令人心醉。象这样的诗情画意,在郭沫若早期的历史剧中,比比皆是。这种诗情画意,极大地增强了其历史剧的抒情性。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陈白露形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1、总的说,是一个受"五四"新思潮影响,进行过个人奋斗,而最终被金钱社会所腐蚀和埋葬的女性。2、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迷恋资产阶级生活方式。3、被侮辱被损害直至被现实埋葬的受害者。4、对于糜烂生活本能地厌恶,也不乏嘲讽式的反抗,特别在救"小东西"的过程中,显示出她善良的心地和敢于同恶势力抗争的胆识。以上一切错综地交织在她身上,但就主导倾向而言,人性多于奴性。

(8)【◆题库问题◆】:[填空题] 下列以日记体形式表现出心理现实主义特色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

【◆参考答案◆】:腐蚀

(9)【◆题库问题◆】:[填空题]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提出的。。

【◆参考答案◆】:梁启超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论述《讲话》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主要内容:1、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的根本问题。2、普泛与提高的问题。3、文学艺术的源泉问题。4、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5、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意义: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科学地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3、把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根本改变了新文学的面貌,在新文学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