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卜骨和卜甲是古代占卜器具,先民以其推测吉凶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上面钻出孔洞的形状
B.甲骨被水浸泡后的表面条纹状
C.甲骨被敲碎后的碎片形状
D.甲骨上面灼烧出的裂纹形状
A.甲骨上面钻出孔洞的形状
B.甲骨被水浸泡后的表面条纹状
C.甲骨被敲碎后的碎片形状
D.甲骨上面灼烧出的裂纹形状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题库问题◆】:[单选] 病毒式营销,是指发起人把产品的最初信息发送到用户,再依靠用户自发进行口碑宣传的一种营销方法。这种战略像病毒一样,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受众。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病毒式营销的是
A.某公司通过发展客户作为销售渠道,鼓励他们向更多人推销该公司产品
B.某企业举办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活动,让消费者自己设计相关产品的广告
C.某公司通过电子邮箱随机发送产品广告,并告知转发该广告可参与抽奖
D.某商家用标新立异的广告词宣传,网友纷纷转发使其迅速成为流行语
A.某公司通过发展客户作为销售渠道,鼓励他们向更多人推销该公司产品
B.某企业举办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活动,让消费者自己设计相关产品的广告
C.某公司通过电子邮箱随机发送产品广告,并告知转发该广告可参与抽奖
D.某商家用标新立异的广告词宣传,网友纷纷转发使其迅速成为流行语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对定义中宾语和状语的考察。定义给出的“这是…的营销方法,得到最初信息后,用户自发地宣传”。A选项中公司鼓励客户推销,不是自发行为;B选项中广告创意大赛不是营销行为。C选项通过抽奖刺激用户转发,不是用户自发行为。D选项网友纷纷转发是自发的行为。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题库问题◆】:[单选] 孙儿孙女的平均年龄是10岁,孙儿年龄的平方减去孙女年龄的平方所得的数值,正好是爷爷出生年份的后两位,爷爷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问孙儿孙女的年龄差是多少岁?()
A.2
B.4
C.6
D.8
A.2
B.4
C.6
D.8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代入排除思想。代入A项,若相差2岁,则孙儿孙女分别为9岁和11岁,11×11-9×9=40,满足题意。
(4)【◆题库问题◆】:[单选] 对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残酷统治怀有深深的愤慨的人们,往往把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为后人描述了一段科学上惨淡苍白的历史。事实上,这样的描述也不为过。然而人类总是要进步,无论多么黑暗的时代,它能禁锢人的手足,却无法阻止人们的实践;它能砍下人的头颅,却无法取消人们的思考。这段话显示在欧洲中世纪:
A.科学发展一片空白
B.人们完全无法思考
C.科学仍然有所发展
D.每天都是漫漫长夜
A.科学发展一片空白
B.人们完全无法思考
C.科学仍然有所发展
D.每天都是漫漫长夜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为中心理解题。阅读可知,转折词“然而”引出语意重点,即“无论多么黑暗的时代,它能禁锢人的手足,却无法阻止人们的实践;它能砍下人的头颅,却无法取消人们的思考”,隐含主旨需进一步引申,即“科学仍然有所发展”。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B.D选项均与主旨相悖。故正确答案为C。
(5)【◆题库问题◆】:[单选] 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博喻的是:
A.这个整天同钢铁打交道的技术员,他的心倒不像钢铁那样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C.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这个整天同钢铁打交道的技术员,他的心倒不像钢铁那样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C.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把心比喻为钢铁,是从单一角度设喻,不符合“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排除;B项:把“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多项景色比喻“闲愁”,符合“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符合定义关键词,当选;C项:把角色比喻为党八股,是从单一角度设喻,不符合“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排除;D项:把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感情之深比喻为超过千尺潭水的深度,是从单一角度设喻,不符合“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6)【◆题库问题◆】:[单选] 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的户均交易量最大的是哪个年份:某市证券行业主要经济数据某市保险行业主要经济数据
A.2007
B.2008
C.2009
D.2010
A.2007
B.2008
C.2009
D.201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中“户均交易量最大的是”确定本题为平均数的比较。根据第一张表可得股票、基金交易的户均交易量分别为: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09年最大。
(7)【◆题库问题◆】:[单选] 政策制定包括环节有:①目标确定;②合法化;③公共政策问题确定;④方案权衡;⑤备选方案等。“863计划”提示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是:20世纪80年代,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的“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面对形势,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对高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思索。1986年初,陈芳允找到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等科学家,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建议》分析了形势,陈述了发展高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提出了对策设想。四位科学家决定将《建议》上交给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他们还联名写了一封信。1986年3月3日,《建议》和信递交给邓小平。3月5日,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批示引起中央领导层的重视。从1986年3月到8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织了200多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分成12个小组,对计划进行了反复探讨和论证,最终形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世界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确定了总体目标,共选择了7个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1986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纲要》。呈送给邓小平后,他当即批示:“我建议,可以这样定下来,并立即组织实施。”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纲要》,中央政治局还决定拨款100个亿,推动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1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纲要》。1987年2月,计划开始组织实施,成立了国家科委高技术计划联合办公室,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等,负责决策指挥、协调管理、评估监督等工作。因科学家提出《建议》和邓小平批示的时间都是1986年3月,所以这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被称为“863”计划。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④③⑤②
D.③①⑤④②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④③⑤②
D.③①⑤④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政策制定又被称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我们一般认为,政策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界定、构建政策议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阶段。1、政策问题的界定,其主要包括思考问题、勾勒问题边界、寻求事实依据、列举目的和目标、明确政策范围、显示潜在损益、重新审视问题表述等7方面。2、构建政策议程,其主要途径主要有:政治领导人、公共组织(包括立法机构、司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其他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突发事件、技术创新和变革、政治运动、原有的政策、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9个途径。3、政策方案规划,主要指决策者为处理政策问题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对策和措施的过程,具体涉及确定目标、拟定方案、预测方案后果、抉择方案的目的。4、政策合法化,主要包括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领导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其过程主要包括提出政策议案、审议政策议案、表决和通过政策议案、公布政策。结合材料可知第一步应该是③公共政策问题确定,接着进行①目标确定,然后通过商讨⑤备选方案,经过④方案权衡,得出最终方案,并最终将方案②合法化,故正确答案为D。
(8)【◆题库问题◆】:[单选] 文化与生命______,与生命相渗透的前人的文化已随生命的消失而消失,我们仅是得到了它们的倒影——人类历史文化的倒影。好比我们弯腰低头俯对河水,我们看到的水中映像便______是正相了;但是我们总得直起身来,赧颜羞色地接受这______的倒影。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在 俨然 宿命
B.共生 完全 可怕
C.伴随 必然 艰难
D.纠缠 几乎 麻木
A.同在 俨然 宿命
B.共生 完全 可怕
C.伴随 必然 艰难
D.纠缠 几乎 麻木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为考查实词的填空题。先看第一空,从下文“与生命相渗透的前人的文化已随生命的消失而消失”可知,空格要表达的是文化与生命连接在一起之意,A项“同在”恰好表达此意。B项“共生”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形成的互利共惠的关系,与文段主体“文化与生命”不搭配,排除。C项“伴随”作“伴同”之意时,后面多跟着宾语,排除。D项“纠缠”带有贬义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一致,排除。第二空,“俨然”形容很像,“正相”是相对“倒影”来说的,并非真的正相,用“俨然”与文段意思一致;“必然”表达的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是不能够突出倒影和自身只是相像,却永远无法等同的无奈之感。第三空“宿命”指一切都被注定,隐含人们无力改变,不得不接受之意,与上文“前人的文化已随生命的消失而消失”相呼应。故正确答案为A。
(9)【◆题库问题◆】:[单选] 大学生进行9天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32千米,雨天每天走25千米,一共走了274千米,则拉练期间雨天的天数是:
A.1
B.4
C.5
D.2
A.1
B.4
C.5
D.2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单选] 纬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石家庄苹果树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沧州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沧州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A.相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
B.经度差异不是影响物候的主要因素
C.凡是近海地方的春天都比内陆要迟
D.沿海地区的春天一般会比内陆要迟
A.相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
B.经度差异不是影响物候的主要因素
C.凡是近海地方的春天都比内陆要迟
D.沿海地区的春天一般会比内陆要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先说明“纬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然后阐释近海的普遍惯例,转折词“但是”之后的是重点,说明纬度影响中的海洋特例,所以文段核心是相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结合选项应该选A。B项与文意不符;C项属于绝对化;D项与文本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