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

  • A+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

【◆参考答案◆】: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考古发现证明,栽培稻最早发生在公元前一万二三千年,那时的最佳边缘就在长江流域偏南的地方。从稻作农业的发生发展到以稻谷为主要粮食作物,从稻作农业起源中心扩大到与现在分布相近的地区,其间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1)萌芽期:相当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3000-前7000年间。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有玉蟾岩、仙人洞、吊桶环三处,可见长江中下游确为稻作起源地。(2)确立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约为公元前7000-前5000年。这个时期的稻作农业已得到初步发展,分布区有所扩大,并且明显的向北推进,河南裴李岗文化及陕西老官台文化的南部边缘开始种稻,中心区则在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城背溪文化范围内。(3)发展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这是稻作农业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区在长江中下游。至今发现有稻谷遗存的地点约有60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有50处,诸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湖南澧县城头山、和湖北江陵阴湘城,其中在江苏吴县草鞋山和湖南澧县城头山还发现了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稻田,其余在黄淮流域。如此则说明,一个以稻米生产为主的农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4)兴盛期: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此时稻作农业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但仍以长江中下游为主,共发现遗存70余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60处,其余在黄淮流域、四川成都平原和广东北部。(5)远播期:相当于青铜时代早中期,约为公元前2000-前1000年。中国稻作农业在核心地区继续发展,同时向东南、西南和东北传播,东南到达福建、台湾,西南到达云南,东北则通过辽宁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已经接近于现代稻作农业分布的格局。

(2)【◆题库问题◆】:[单选] 北京城分阴阳时,是以()对子午线做垂线分的。
A.宝华殿
B.乾清宫
C.御花园
D.太和殿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单选]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常以()纹饰作为主要装饰。
A.谷纹
B.蒲纹
C.山字纹
D.饕餮纹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单选] 胶印机的推力轴承承受着与轴心线——的载荷。()
A.方向相一致
B.方向相反
C.方向相同
D.一致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买地券

【◆参考答案◆】:又称为墓别地券,多为铅质。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具有道教文化特征的墓葬习俗,属随葬文化。主要内容是为死者买阴宅一处,以求安宁。

(6)【◆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汉代‘黄肠题凑’墓。

【◆参考答案◆】:
黄肠题凑墓是木椁墓中的特殊形式,它比普通的木椁墓的规格要高,墓主是诸侯王或者诸侯王级的高级贵族。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在缺少柏木的地方用楠木代替,在乃木枋的端头中心涂黄,认为制造黄肠以像柏木。黄肠题凑墓以西汉早、中期为多,东汉有仿黄肠题凑的石条题凑墓,可以说是题凑墓没落阶段出现的变种。从地域分布上看,题凑墓不见于长江以南地区。

(7)【◆题库问题◆】:[单选] 人类从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原生活()
A.5000年前
B.1万年前
C.2万年前
D.5万年前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单选] UV油墨的干燥是()过程
A.氧化
B.挥发
C.渗透
D.光化学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判断题] 唐代凿山为陵的帝王陵非常普遍。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营造法式

【◆参考答案◆】:《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刊的一部建筑典籍,是一部由官方向全国发行的建筑法规性质的专书,作者李诫。《营造法式》产生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之下,目的乃是为了加强对官办建筑行业的管理。《营造法式》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