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题库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签报的始设与得名之由。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1年9月正式颁布《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始设签报公文。建国初的签报,实质是解放区"签呈"之转名。这是签报得名之由。民国时期的上行公文,以"呈"为主干,因而由部门负责人签名上于首长的辅助性文种成为"签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废除了"呈"文,对上行文种只设"报告"一种,所以类似于"签呈"用途的公文,定名为"签报"。
(3)【◆题库问题◆】:[单选] 用于告知某一精神或者情况,不要求办理的通知应该属于()。
A.A.发布性通知
B.B.转文性通知
C.C.事项性通知
D.D.知照性通知
A.A.发布性通知
B.B.转文性通知
C.C.事项性通知
D.D.知照性通知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状
【◆参考答案◆】:汉代始设,由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实的上行文种。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就文书意义上而言,帖的含义有三:(1)指较小的(),即所谓“小柬日帖”;(2)是()文种,这是“帖”的特定含义;(3)是把帖这一公文发往下级的(),这是“帖”的引申义。
【◆参考答案◆】:文书载体;下行;行为
(6)【◆题库问题◆】:[填空题] 宋代,朝廷六部及各寺、院下发给地方的符文称为“()”;明朝,皇帝调发军队所用的符文,称为“()”、“()”。
【◆参考答案◆】:部符;丹符;敕符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概述“令”的四次演化过程。
【◆参考答案◆】:令,是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的下行文种。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颁发《公文程式》,规定令的用途有:“上级公署职员行用于下级公署职员”;“公署职员行用于人民”。这是民国时期“令”文种之始设。此后,令的运用领域逐渐限定为只用于上级对下级。并且依据令的各项用途,将令解析为若干文种;再逐渐归并、简化。而这一演化过程,又着重体现于四次重要变动。第一次重要变动。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将“令”设置为普遍运用的下行文种。单纯依据行文方向选用,有利于简化公文种类,提高行政效能。袁世凯北京政府则将“令”解析为大总统令、院令、部令、委任令、训令、指令、处分令等七个文种。第二次重要变动。1914年5月26日,袁世凯为适应推进复辟帝制的政治准备之需要,在同日发布的三个公文程式中,对令体公文文种再度做出重大改变:第一,将原“大总统令”和“院令”两种公文,改设为大总统及大总统政事堂使用的六种公文。第二,确立了“饬”、“批”的各自用途和相互区分。第三次重要变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公布的《公文程式》,恢复“令”的原状况。其细微差别是:“部令”扩大为“各部院令”;取消了“处分令”。这时的令体公文设为六种:(I)。大总统令。(2)。国务院令。(3)。各部院令。(4)。委任令。(5)。训令。(6)。指令。第四次重要变动。1927年8月13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布《公文程式条例》,完成了民国时期令体公文的归并、收缩。消除了北洋政府依发文者特定级别设置文种的封建等级观念。既维护了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重视依行移方向设置文种的原则,又批判地继承了袁世凯北京政府初期依用途适当区分的合理因素。
(8)【◆题库问题◆】:[单选] 秘书部门的主要作用是事务助手和()
A.智谋助手
B.专项职能助手
C.文书处理助手
D.监督执行助手
A.智谋助手
B.专项职能助手
C.文书处理助手
D.监督执行助手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填空题] 民国时期的“训令”,相当于北洋时期()和()两个文种之和。
【◆参考答案◆】:训令;委任令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