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2010年前4个月,江苏累计用电量最多的三个市依次是:2011年5月江苏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A.苏州、无锡、常州
B.苏州、无锡、南京
C.无锡、苏州、常州
D.无锡、苏州、南京
A.苏州、无锡、常州
B.苏州、无锡、南京
C.无锡、苏州、常州
D.无锡、苏州、南京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A.A
B.B
C.C
D.D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元素组成相似,考元素。九宫图中,每一行中的前两个图形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形,叠加时遵循以下规律:白+白=黑,黑+黑=黑,黑+白=白,白+黑=白。依此规律,第三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形成的图形应为D项图形。故正确答案为D。
(3)【◆题库问题◆】:[单选] 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或知识体系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而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
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
C.人类知识体系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
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
A.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
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
C.人类知识体系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
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首句介绍了语言中经验和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接着说明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可见作者意在说明人类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即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C项表述正确。A项中“语言促进……分化”在文段中并无表述。B项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文段主体为“人类知识体系”,而非“人类群体”,且发扬和运用文段也未表述。D项只是文段重点句子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最终结论。故正确答案为C。
(4)【◆题库问题◆】:[单选] 2012年3—10月间,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5%的月份有几个?2012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1%,月度增速从1-2月的2.9%回升到10-12月的10%以上,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分别为3074、3217和458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2%、6.8%和6.7%。2012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567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速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900亿元,比上年下降6.1%。 2012某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情况:
A.5
B.6
C.7
D.8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通读题干可知此题为直接查找类题目。在图表中可直接查找出“2012年3-10月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5%的月份有6-10月,共5个月份。故正确答案为A。
(5)【◆题库问题◆】:[单选] 某城市有A.B.C.D四个区,B.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A的14倍,A.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B的9倍,A.B.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C区的2倍,则A.B.C三区的面积之和是D区的:
A.1倍
B.1.5倍
C.2倍
D.3倍
A.1倍
B.1.5倍
C.2倍
D.3倍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单选]
A.
B.
C.
D.
A.
B.
C.
D.
【◆参考答案◆】:B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如图A
B.如图B
C.如图C
D.如图D
A.如图A
B.如图B
C.如图C
D.如图D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位置类旋转。每个图形里的小圆分别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下一个图形,所以正确答案为B
(8)【◆题库问题◆】:[单选] 2011年1~6月全国关税收入约为:2013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7.9%,8.3%和12.9%。截至2013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6%和14.2%,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5和3.1个百分点;房产税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9.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6%。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24.5和22.9个百分点。
A.1300亿元
B.1350亿元
C.1380亿元
D.1540亿元
A.1300亿元
B.1350亿元
C.1380亿元
D.1540亿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间隔增长率算基期,2013年增长率为-16%,2012年增长率为-16%+22.9%=6.9%,则间隔增长率为-16%+6.9%-16%×6.9%≈-10.1%,故可得1212.1÷(1-10.1%)≈1350亿元。因此,本题选B。
(9)【◆题库问题◆】:[单选] 与1980年相比,2008年上海城区大气所含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下降了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上海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达到422.37亿元,相当于GDP的比例从1991年的0.9%提高到3.08%。通过加大以苏州河治理为代表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市河道水质总体有所改善,苏州河水质保持稳定,基本消除干流的黑臭现象。2008年,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17.71亿吨,比1991年增长13.8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3.8%,提高28.5个百分点。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008年,上海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平均浓度由1980年的0.32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8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由1980年的0.13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5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由2000年的0.09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56毫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6%。以环城绿带、城市景观绿地和市中心大型公共绿地为重点的绿化建设大力推进。2008年,全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达到29.01亿元,比1986年增长66.5倍。相继建成延中绿地、黄兴绿地、世博林绿地、新江湾城绿地、滨江森林公园等一批大型开放式生态景观绿地,使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并已建成“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末,全市拥有园林绿地面积34256公顷,比1949年增加3416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4777公顷,增加14711公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则由1949年的0.16平方米扩大到12.5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逐年提高,由1978年的8.2%提高到38%。
A.七成
B.0.034毫克/立方米
C.六成
D.0.051毫克/立方米
A.七成
B.0.034毫克/立方米
C.六成
D.0.051毫克/立方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0年和2008年上海城区大气所含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分别为0.13毫克/立方米和0.051毫克/立方米,所以下降率为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0)【◆题库问题◆】:[单选] 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财政政策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偏好对财政政策有重要影响
B.税收、国债、公共支出等主要是财政政策工具
C.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D.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是财政政策的目标之一
A.政府偏好对财政政策有重要影响
B.税收、国债、公共支出等主要是财政政策工具
C.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D.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是财政政策的目标之一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经济常识。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经济学词汇。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因此,政府偏好确实对财政政策有影响。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因此,本题选项应当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