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参考答案◆】: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佛教学问。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是无所不知,佛教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的顺缘。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深入学习。不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因此,佛教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观点,不可轻信。但佛教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不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佛教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行。因此,佛教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善知识"这个佛教中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成就指的是学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佛教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伽型两种类型,瑜伽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者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法的条件。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画等号。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陀规定那么多行住坐卧的威仪,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是否只是出家人的戒条?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这并非只是出家人的戒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众生的心。上师如意宝说:“我们学佛者,必须要给世人起表率作用。自己的行为,应该让别人看起来很顺眼,能生信心。别人不生信心之事,都要舍弃,戒律里规定的学处,要老老实实去执行。”世间人不可能对所见一切都去观清净心,他们对人的评论,一般就是从外表威仪上去看。如果见到修行人行、住、坐、卧、吃饭做事都很寂静调柔,自然就会生起信心与恭敬,以此渐渐也能被引进佛门,修学佛法。如果我们行为野蛮无礼,别人见后就会生邪见。为了避免讥嫌,维护三宝圣洁的形象,每一个佛弟子都应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己,恒常保持如法威仪。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万四千病

【◆参考答案◆】:八万四千的烦恼。病就是烦恼的意思。

(4)【◆题库问题◆】:[单选] 佛陀在()为五比丘说法。
A.七叶窟
B.王舍城
C.鹿野苑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九显一密

【◆参考答案◆】:真言宗判十住心中之前九住心是显教,後一住心是密教,故日九显一密。

(6)【◆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人说:“学了密宗以后,身体就是清净的坛城了,燃指供佛犯密乘戒。”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参考答案◆】:这一点,应根据我们相续中的烦恼与执著来区分:如果自相续确实与如来的坛城无二无别,或者对身体没有执著而观为清净坛城的话,即使你是显宗的修行人,不用燃指供佛也可以;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特别贪执,认为身体很不清净,就算你是密宗的修行人,燃指供佛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看了一两本佛经,就认为自己精通佛法了,于是对佛法指指点点、大放厥词,对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这种行为非常可笑。想深入佛教话,看一两本书是不够的。藏传佛教的《大藏经》中,经典有一百多函,论著有两百多函,学一部论典就要花很长时间。上师就说过,他老人家二十多年反反复复刻苦钻研,越学越学得佛法深奥,而有些人以考察的名义学了短短几天,根本不可能通达佛法内容。没有精通佛法之前,千万不要肆意毁谤,如果有人信口开河,你也不可人云亦云。古往今来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驳倒佛教。很多非常权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对佛教五体投地、恭敬有加。而现在个别孤陋寡闻的人,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故作权威地反对佛教,只能显露出他的愚痴无知,对佛教没有丝毫损害。佛教的教义纯洁无垢,完全符合于自然真理,因此,任何人也没办法驳斥它。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学习佛法能解决人生的大问题。这大问题包括自己获利和一切众生世界获利,即自利、利他两种。从利益的性质分,又可以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种。遍知一切的佛陀认为,人生的祸患、苦难的根源是愚笨无知和由此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行为。因此,消除祸患、苦难,创造幸福、快乐的唯一妙法就是驱除愚钝的智慧,由此而产生正确的思想行为。在寂天《菩萨行论》中说:"众生都不愿吃苦,但却恰恰寻苦吃,愿得利乐因愚痴,毁坏利乐如仇敌。"这就是说:消除苦难、祸患,创造幸福快乐的心,人人都有,从国王到乞丐,从人到动物,从生到死,苦苦追求的目标都离不开这个宗旨。但却往往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希望和行为结果相反,希望得到的却得不到,不愿逢到的却离不开。发生这种情况的总根源是愚钝无知和由此产生的错误的想法和错误的行为。佛法教人正确认识人生和世事,正确对待自己和众生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即美德和慈悲善心,开发明察事物本质的真智和正确处世为人的方便智慧,达到利己和利众的目的。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和作用。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佛教大乘和小乘,在教义、度化对象、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小乘也叫声闻缘觉乘。小乘的度化对象主要是智力低下,胸怀狭小,缺乏大慈悲心,只求自己除去烦恼,获得断灭涅槃的小机众生:而大乘教的度化对象主要是具备大智慧、大慈悲心,具有利众精神,胸怀博大,追求成佛的菩萨种根基的大机众生。乘是运载工具之名,如车船。大乘不同于小乘的七大特点:①大境界——具有境界广大的大乘法;②大作为——自利和利众的大作为;③大智慧——彻悟人无我和法无我;④大精进力——精进不息,完成三个无量劫的漫长过程;⑤大方便——以大悲心利乐众生,虽入世但却一尘不染地根据一切众生的不同情况,度化众生;⑥大成就——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等佛陀独有的无比神通;⑦大功用——佛的无识无为、自然遍及一切的利众功用。大乘如万吨轮船,运输众生量大,故称大乘。大小乘的主要区别点在方便度,故宗喀巴大师说:“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发心。”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种布施

【◆参考答案◆】:一、施客人,即羁旅他乡的人;二施行人,即欲远行的人;三、施病人,即身体有病的人;四、施侍者,即侍奉病人的人;五、施园林,即以园林施给寺庙;六、施常食,即布施钱财或田园给十方僧供常食;七、随时施,即不论何时何地随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