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 A+
(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1)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虽然可以创造某一种新的经济条件,也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但是,人们的这种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2)人们应尊重经济规律。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因而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人们的行为如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3)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得以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
A.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B.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C.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D.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对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单选] “纸币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得数量”,这意味着()
A.纸币发行量越多越好
B.金银货币仍然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C.在流通领域中的金银货币量和纸币量应该一致
D.纸币发行量要受到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的制约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多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是()
A.必然的
B.短期的
C.长期的
D.复杂的
E.曲折的

【◆参考答案◆】:A, C, D, E

(5)【◆题库问题◆】:[问答题]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
(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2)抓大放小,分类推进,
(3)把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4)减轻国有企业负担,
(5)积极推进其他配套改革。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铸币

【◆参考答案◆】:
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

(7)【◆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1.有甲、乙、丙三个产业资本分别为4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其中可变资本分别为50万元、40万元、100万元,剩余价值率均为200%,另一商业资本50万元,为甲、乙、丙销售商品。试求平均利润率2.上题条件假设不变,求四个资本分别各获得多少利润?

【◆参考答案◆】:1.剩余价值总额(50万元十40万元十100万元)x200%=380万元(2分)平均利润率=380万元十(400万元十200万元十300万元十50万元)=40%(2分)2.甲资本家获得的利润400万元X40%=160万元乙资本家获得的利润200万元X40%=80万元丙资本家获得的利润300万元X40%=120万元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50万元X40o二20万元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名义工资

【◆参考答案◆】:
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

(9)【◆题库问题◆】:[问答题]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3)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又是社会管理者和宏观调控者,因此必然是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体和有效的调控者。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能够保证社会公平与效益的统一。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调节的各自优势,有效克服不足,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协调发展。
(4)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和各种经济杠杆、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有效调节社会经济运行。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