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参考答案◆】:死亡来临往往不会有明显的征兆,也不会如人们所希望的,等自己做完该做的事才降临。很多人刚开始计划做某件事,事情还没开始,或刚开始,死神却突然降临了;有的事刚做到一半,眼看要成功了,然而死神却不会等待,毫不留情地将生命夺走,留下了无数的遗憾。通过很多这方面的实例,我们可以知道,死亡的来临毫无征兆,故应趁未死之前多修善法。
(2)【◆题库问题◆】:[问答题] 受菩萨戒是否必须先要受一种别解脱戒?如果不需要的话,这是否与阿底峡尊者“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有菩萨戒”的说法相违?
【◆参考答案◆】:不需要,这与阿底峡尊者的说法不相违。阿底峡尊者之所以那样说,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以及认为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叶印
【◆参考答案◆】:八叶莲花所开放的印相,亦即阿弥陀佛的图印。
(4)【◆题库问题◆】:[问答题] 皈依三宝之后,戒律中为何规定不能皈依外道?这是不是因为佛教太缺人了?你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看三界众生非常可怜,他们寻找的解脱之路唯一佛陀才有;而佛陀的解脱真理,在佛法中可以出现;佛法的内容,唯一僧众可以接受,有闻思修行的机会。所以,如果皈依三宝,今生会快乐,来世也会快乐,最终可以获得解脱。就像是一个好老师,父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不愿孩子被坏老师带坏了,因此,以真理为标准的话,皈依三宝后不能皈依外道的原因就在于此。并不是我们佛教太缺人了,你皈依以后,一定要把你关在里面不让出去。其实你想出去完全可以,不过你的前途令人堪忧。一旦皈依了三宝,就有了生生世世快乐的开端,但若今天皈依,明天又开始背叛,这对佛教来讲没什么损失,可对你而言还是非常可惜。所以佛经中制定了皈依戒的要求,如果你今天皈依佛陀,明天又到外道殿堂里杀鱼宰鸡供养天神,这没有多大意义。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种比丘
【◆参考答案◆】:多门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请解释颂词: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对此你平时做到了多少?
【◆参考答案◆】:此颂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从三层意思来解释:我们应善巧劝勉别人行善断恶;对未受委托也善意劝诫的饶益语,自己应恭恭敬敬地顶戴接受;作为发菩提心的人,恒常以徒弟的身份去恭敬身边每一个人。第二种、从两层意思来解释:对于善巧劝勉他人行持善法的人,或者未受委托也心甘情愿利益他众的人,都要恭恭敬敬地顶戴,恒常恭谦地做他们的弟子。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说密法比佛还珍贵、难遇?
【◆参考答案◆】:宗喀巴大师说:"密法比佛更珍贵。"就是说要得到佛法,要有许多条件,而密法更是难以得到。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密法是珍贵的,密法比佛还珍贵。得到佛的地位并不难,得到密法难上难。原因是什么呢?佛法上说:本贤劫要出1000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佛,第五位佛是弥勒佛。像这样的佛在世界毁灭之前的这一贤劫要出现1000尊,在这1000尊佛里面只有4尊佛才有密法,是第四位、第五位、第十一位佛和最后第一千位佛。而世界上由于人的偏见、无知,对密法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不认识,甚至排挤。佛教内部也有排挤,小乘佛教也进行排挤,汉传佛教中有个别人也排挤。实际上也并不奇怪。因为密法是秘密的,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就不珍贵了。稀有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如果人人都有了,还有什么"珍贵"可言?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什么是六度?
【◆参考答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9)【◆题库问题◆】:[问答题] 请区分二者的差别:卑慢与傲慢、骄与慢
【◆参考答案◆】:1)卑慢跟傲慢的差别:傲慢并没有观待上等者,只是对下等者而言自己很了不起。卑慢则对上下都进行了比较。2)骄与慢的差别:骄未外露于身语,是在内执己为胜的恶心。慢是观待他相续而生起满足感,并通过外面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敬戒: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因为都是规定尼众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後人称之为八敬法。
【◆参考答案◆】:一、百岁尼要礼初受戒比丘。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三、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於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此丘僧为之授戒)。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恣(自由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