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新闻学与传播学题库
【◆参考答案◆】:非共同效果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综合阐述利他行为的理论。
【◆参考答案◆】: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E.O.Wilson)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利他行为,指出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即遗传获得的,而不必通过学习获得.进一步的解释是为了保存基因,两个个体之间基因的相似性越大,则当其中一个个体需要帮助时,另一个个体就越可能从事利他行为。(2)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主要包括:A社会责任规范。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责任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会主动地进行帮助。B回报规范(互惠规范)。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回报规范对维护稳定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少数人可以不受助人的回报规范所约束,这些人就是高度依赖性的人。(3)学习和模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为在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A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为的联结来办到。B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不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C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D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
(3)【◆题库问题◆】:[填空题]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是()、()、()、()
【◆参考答案◆】: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和()。
【◆参考答案◆】:个人特质因素;类似和互补
(5)【◆题库问题◆】:[单选] 一致性、评价的中心性和()是印象形成的三原则
A.中心特性作用
B.客观性
C.具体性
D.固定性
A.中心特性作用
B.客观性
C.具体性
D.固定性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单选] 戈夫曼的“角色投入”相当于萨宾的:()
A."角色扮演"
B."角色功能"
C."角色意识"
D."角色参与"
A."角色扮演"
B."角色功能"
C."角色意识"
D."角色参与"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曝光效应
【◆参考答案◆】:研究发现我们暴露在某一些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8)【◆题库问题◆】:[单选]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等方面的差异。
A.性格
B.知觉
C.感觉
D.意志
A.性格
B.知觉
C.感觉
D.意志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9)【◆题库问题◆】:[多选] 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A.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B.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C.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D.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
A.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B.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C.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D.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
【◆参考答案◆】:A, B, C
(10)【◆题库问题◆】:[判断题]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包括“本我”与“超我”两部分。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所谓“主体我”,指的是将自己视为行动的主体,意识到自我是脱离客体和他人而存在的,并且能对外界和他人施加影响;而所谓的“客体我”,是指站在观察者角度所认识到的自我,即将自我视为认识和评价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