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集中属于历史小说集的是哪一部?

  • A+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鲁迅作品集中属于历史小说集的是哪一部?

【◆参考答案◆】:《故事新编》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结合作品,论析《日出》中陈白露形象的基本内涵和典型意义。

【◆参考答案◆】:《日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女性陈白露的形象,陈白露原名竹均,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与方达生青梅竹马,并且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她聪明美丽,骄傲任性,曾是爱华女校的高才生,有很强的活动能力。父亲去世后,她离开家庭,想自立于社会,追求个性解放,渴望一个意中的情人和幸福的家庭。与诗人的结合使她不久便感到"平淡、无聊、厌烦"。她自以为凭自己的年轻美丽与聪明才能在社会上闯出来,然而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她被迫沉沦当了红舞女,成了交际明星。她贪图享受,成为金钱的奴隶,过着"舞女不是舞女,娼妓不是娼妓,姨太太不是姨太太"的寄生虫生活。面对灯红酒绿的现实,她的内心充满着矛盾与痛苦,厌倦上层社会打情骂俏的生活,鄙视周围的一切,然而她又不得不周旋其间,与一群社会渣滓鬼混。尽管这样,她的良心,正义感尚未泯灭,同情被压迫者,救助"小东西",与方达生保持一定的感情联系。她始终在矛盾与痛苦中生活,她的悲剧,来源于她的薄弱意志与贪图享受,但也来源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她也是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女性。而当她赖以寄生的银行家潘月亭破产,巨额债款无法偿还时,她只得在日出前服毒自杀。陈白露的悲剧命运具有较典型的意义。一方面说明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方式对青年一代的严重腐蚀;另一方面也告诫人们,青年知识分子如不投身时代的革命洪流而贪图安逸享受,向黑暗势力妥协,终会堕入与旧制度一起灭亡的深渊。陈白露的自杀也是她自己的一种清醒的抉择;有所醒悟而无路可走,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剧尾由旧营垒中的陈白露来宣判旧世界的死刑,意味格外深长。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过秦论》(上)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个论点的?

【◆参考答案◆】:作者从分析秦国发展的历史入手,逐代寻找其兴亡成败的关键所在,文章完全以摆列事实的方式作论,只在最后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宋元话本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一是以()为题材的作品,一是以神仙()为题材的作品。

【◆参考答案◆】:讼狱事件;鬼怪故事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茅盾的小说成就。

【◆参考答案◆】: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地同步,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其次,适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茅盾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诸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其性格塑造更能显示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时代特征。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主要创造了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民族资本家形象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茅盾的独特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的、美学的价值。此外,作为一个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他对小说结构的极大注意,也是他的显著特点。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在小说艺术表现上,他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对提高心理刻画在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什么叫“讲史”?讲史对后代小说的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讲史",是宋元说话四家之一,深受当时市民欢迎,影响深远。在宋元说话中,"讲史"和"小说"分庭抗礼,二者有联系,亦有区别。"讲史"着重于长篇历史故事,篇幅长,以说白为主,主要演述历代兴废和战争故事,并据史进行"真假参半"的艺术加工串联生发。纪录时多浅近的文言,成为讲史话本,这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具有长篇规模的作品,后来即发展为"演义"。"讲史"对后代小说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这首先在于讲史话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取材历史,而又可以作不同程度的虚构和艺术加工;它讲述前代兴废之事,着重于社会政治经济斗争,涉及重大题材;线条粗略,风格雄浑,长于铺叙、议论;基本采用正史的书面语言,同时融汇当代口语,形成半文半白的浅近文体;篇幅漫长,关目繁多,采取分回形式;政治倾向明确,爱憎褒贬鲜明;艺术上更以"记问渊源甚广,讲得字真不俗"为胜。这些特点直接为后代小说创作提供了艺术经验。其次,讲史虽然敷演历代兴废战争之事,但时代感很强,常常直接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判,表现了对现实的评判。很明显,讲史在元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很快,具有一定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的宋代历史英雄故事加强了"讲史"的思想性,进一步开拓了"讲史"的领域。这一点对后代历史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另外,在不断充实、发展的过程中,长于铺叙长篇历史故事的"讲史"与善于敷演短篇时事的"小说"逐渐合流,开拓后代小说创作的崭新天地,迎来了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的诞生。"讲史"不仅直接滋润了后代历史小说的发展,而且奠定了后代中国小说发展的基础,创立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传统。明清以来,我国长篇小说的优秀作品,正是吸收了"小说"和"讲史"话本的精华,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巨著,正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正代表了中国小说发展的辉煌成就。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长篇小说《子夜》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茅盾

(8)【◆题库问题◆】:[填空题] 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解放区文学传统”,这两个传统又称()和战争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启蒙文化传统

(9)【◆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分析韩愈《师说》一文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师说》一文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如下:第一,论点准确、突出,论据具体有力。文章的首先根据"必有师"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中心论点,明确了"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接着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说明从师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和"巫师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行为来论证,简明具体,很有说服力。第二,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首先提出论点,并从道理上作初步论证。接着通过三组对比,生动有力地批判耻于从师的坏风气,充分论证了人"人有师"的论点,又以孔子从师的事例突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论点。最后点明写作意图,落实到"行古道"这一主张。第三,运用对比,反复论证。A.通过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B.通过对童子、对自已的不同要求对比,指出士大夫行为的自相矛盾;C.通过"士大夫之族"同"巫师乐师百工之人"的对比,揭示师道不复的原因。组组对比都论证了人"必有师"。文笔犀利,对比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四,语言简洁多变,气势流畅雄健。这篇文章语言洗练,句式多变,既有排比句,又有对偶句;既有陈述句,又有感叹句;既有长句,又有短句,参差错落,雄健简洁。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赵子曰》

【◆参考答案◆】:是老舍创作的一部写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展现了北京学生公寓的生活,也广泛涉及京、津两地的社会生活。大学生赵子曰起初只是个在学校里吃喝、打牌、唱戏、闹学潮、追逐女生、钻研做官的门路,一味混闹的浪荡子弟,他的行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都市生活的畸形。后来在进步青年李景纯的帮助下,赵子曰走上了救国济民的正路。作品在艺术上保持了幽默的风格,但较以前的作品,也有些小的变化。开头仍令人发笑,但写道李景纯的牺牲和赵子曰的转变,就显得严肃性起来。在形式上,作品博采外国现代艺术形式的同时,更多的撷取了传统形式的精髓。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