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茶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思想。

  • A+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分析《茶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全剧三幕戏,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背景;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50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达到了作者"葬送三个时代"的艺术目的。

(2)【◆题库问题◆】:[单选] TEG脱水装置重沸器按45.8kw/m2的热流密度计算蒸气发生面积时,其工艺尺寸长径比推荐值()。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填空题]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参考答案◆】:离骚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参考答案◆】:铁木前传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京剧又名皮黄戏,是融合了弋、秦、徽、汉等地方剧的优点而形成的优秀剧种。北京从金元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戏曲活动的中心。清朝初期北京已经成为昆曲、高腔、梆子腔互相争胜的场所。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把二簧戏带进北京。二簧是弋阳腔同安徽的某些曲调结合而成的四平调,然后又与湖北黄州等地的民歌曲调结合而成的产物;西皮起于湖北,又脱胎于西北梆子、秦腔的新调。经过安徽、湖北两省艺人长期的努力,把西皮和二簧戏结合在一起,使二簧戏出现了一个新面目。到北京以后,它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其他剧种声腔优点,便形成了京剧。到了近代,再经过无数艺人的不断努力,京剧更加发展,逐渐流行到全国各地,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

(6)【◆题库问题◆】:[填空题] 1923年,鲁迅的小说集《()》的出版为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他的另外两部小说集是《()》和《故事新编》。

【◆参考答案◆】:呐喊;彷徨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现存最早的南戏有哪几个?南戏中的“四大传奇”指的是哪四个剧本?

【◆参考答案◆】:现存最早的南戏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由于这三个剧本中都保存在《永乐大典》之中,有合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在这三个剧本中,《张协状元》的成书年代最早,一般认为,《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四大传奇"指的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这四部南戏剧本,也合称为"荆、刘、拜、杀"。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屈原》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当时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诗人屈原的伟大爱国主义的悲剧生涯为基本史料,描写了屈原以祖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的"联齐抗秦"的正确主张与以南后为代表的楚国统治集团。"绝齐降秦"的投降主义主张之间的尖锐斗争,斗争终以婵娟的壮烈牺牲和屈原的被逐结局。通过屈原的悲剧,作品表现了反对分裂投降。主张团结御侮,诅咒黑暗,歌颂光明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主题,唱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争取解放的心声,有力地鞭挞了蒋介石反动派的专治独裁和卖国行径。《屈原》与郭沫若其它历史剧一样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主要通过历史人物、历史环境来表达主题和各种思想,每个人物都很鲜明。在剧中,作者思接千载,虚构了一个对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最有表现力的典型环境,在矛盾的逐步深化中,因果衔接,层次分明,动静相成,出色地运用对比烘托手法,描绘出了主人公屈原、婵娟和南后、宋玉等正反两方面人物栩栩如生的性格。同时,独白也是《屈原》中突出的手法。《橘颂》、《雷电颂》这些感情激越、含义深重而明显的诗的独白,既鲜明地揭示了主题,又贴切地反映了屈原及作者自己作为诗人的浪漫艺术气质。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金()的基础上,吸取宋金()的曲调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成熟的戏剧样式。

【◆参考答案◆】:院本;诸宫调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聊斋志异》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哪些地方?

【◆参考答案◆】:《聊斋志异》的许多篇章,属于积极浪漫主义的范畴。这首先取决于蒲松龄是一位富于理想的作家,他生活在请初,当时中国大地还没有出现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没有形成新的阶级力量,但是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用蓄积在心底的强烈反抗情绪和朴素民主思想,鼓舞、锻造着这位人民的作家,培养了他遗世孤立、孤傲不群的性格,形成了他渴望惩恶扬善的强烈反抗精神和正义情感,使他充满生活的美好的理想。虽然这理想还带着浓厚的虚幻性,但仍能一定程度的反映人民的民主思想和平等观念。使他在思想情感上和广大劳动人民休戚相通,使他在创作中善于借助瑰丽的想象更加风采多姿地反映现实中的美好,也更能入木三分地揭露现实中的丑恶。作家的理想又凝聚在他塑造的艺术形象上,也融化在表现手法中,这就是《聊斋志异》浪漫注意特色表现的两大方面。一方面,蒲松龄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各具个性的艺术形象:一是敢于和封建势力作殊死斗争的人物形象,《席方平》中的的席方平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为代父伸冤、力尽艰辛、受尽迫害,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赢得了斗争的胜利。作者以幻想的手法,战胜了阴间地府的黑暗野蛮,表现了人物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坚定斗争精神,这种硬骨头精神,正是人民进步理想的寄托,并给予人民为正义而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显示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积极效果。二是外貌秀美、心灵高洁的青年男女,如《婴宁》中的王子服和婴宁,《连城》中的乔生和连城,《瑞云》中的贺生和瑞云,《王桂庵》中的王桂庵和孟芸娘等等。他们大多居于社会下层,为追求真挚的爱情和自由、幸福的婚姻,向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一次次冲击,有的经过生与死的曲折历程;有的宁死不屈、怀着极大的愤懑离开没有一丝温暖的人世,让灵魂在幻域得到结合;有的受尽煎熬磨难,借助仙侠狐鬼的力量获得成功,这类篇章,在《聊斋志异》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最为出色,他是蒲松龄对自由婚姻的热情讴歌,倾注了作家的美好理想,具有促人向上的艺术魅力,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三是描写了许多具有豪侠之风的神奇形象,他们或是神仙鬼怪、或是人间侠士,他们都有扶弱抑强、惩恶扬善的性格特征。象《红玉》中的红玉,《张鸿渐》中的舜华,《商三官》中的商三官,《侠女》中的侠女等,作家写出他们不惧艰险、不惧强暴,甚至不惜生命去援救弱小善良,他们神出鬼没,不受任何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最终终能达到目的,他们的美德和神奇力量,正是作家美好理想的艺术再现,而蒲松龄在作品中的这种假想和追求,富于浪漫主义特色,有着进步的意义。四是塑造了聪明、公正的神的形象,《席方平》中的灌口二郎就是这样的典型,他铁面无私、体恤下情、为含冤者昭雪,严惩城隍、冥王等大大小小的贪赃枉法之辈。还有《王者》中的王者、《于去恶》中的桓侯翼德等,都被加以神话,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是作家理想的象征。这类形象,可以表达人们嫉恶如仇的感情,同时给人美好的享受,引起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因而表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蒲松龄特别善于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一是运用精巧独特的构思、诡谲万端的幻想,设置丰富多彩的离奇情节。如《阿宝》中孙子楚魂化鹦鹉,衔履为信,终成情眷;《向杲》中向杲披袍化虎,咬死了仗势欺人的庄公子,反映了人民对恶霸的憎恨和对官府的不信任;《商三官》中商三官女扮男装,手刃邑豪,自缢后还能尸体显灵,抵御了暴徒的凌辱,表现了对恶势力的不息抗战精神。这些情节,看似光怪陆离,千变万化,令人不可想象,然而它正是运用典型化的方法,曲折地反映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着的矛盾和斗争,它貌似虚幻,实则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而这从现实生活出发的真实感,正是作品积极浪漫主义的基本立足点,而表现作家的进步思想,则是浪漫主义的灵魂。二是善于利用奇特的夸张表现作家的理想。《小猎犬》篇、以大化小,以小见妙,写身高仅有二寸的小武士,带着如巨蚊大小的猎犬和蝇大小的雄鹰,搜噬蚊蚤,顷刻便把害人虫"决杀殆尽",并有黄衣人受献,显得十分威武、十分气派。把扑尽蚊蚤的幻想,夸张成有组织的行动,似幻似真,寄托了作家的理想,同时显示了浪漫主义的特殊作用。《妖术》篇,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巨鬼的惊心动魄的画面,写出了正义的胜利,浪漫主义手法在这里体现了进步的思想。总之,蒲松龄善于通过丰富的想象,塑造理想的人物,描绘理想的境界;善于借助大胆的幻想,设置铺叙离奇的情节,运用奇特的夸张,塑造非凡的艺术形象。从中,作家寄予了自己的理想,反映出现实的本质特征,表现了《聊斋志异》浓郁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