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15岁,在一家企业做临时工,每月收入1500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李某属于()。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1)【◆题库问题◆】:[单选] 李某15岁,在一家企业做临时工,每月收入1500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李某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不可视为民事行为能力人
D.可视为民事行为能力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满十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对比较重要的民事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患痴呆症的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及完全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题干中李某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但还不满十六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选B。

(2)【◆题库问题◆】:[单选] 河南省周口市的王娜娜在外打工多年,在办理信用卡和小额贷款时发现张莹莹冒用自己名字顶替上了大学。张莹莹侵犯了王娜娜的()。
A.肖像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知情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因此选B。

(3)【◆题库问题◆】:[单选] 张老师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开设“具有潜能的我”讨论组,以“客观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树立新形象”为宗旨,由学生自己“搜集同学评价,自己总结,发现自己的闪亮点,构思成文,亮出一个新我”。最后由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这一教学方法称为()。
A.合作性学习法
B.探究性学习法
C.情绪调节教学法
D.自主学习教学法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自主学习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主要是自己阅读资料,操作实验等),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选D。

(4)【◆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B.毛泽东思想概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共产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评析该课堂导入设计的合理性。公民权利的广泛性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亲给她起名叫田甜。小田甜在父母的抚育、呵护下,在空气清新、水清草绿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她3岁进幼儿园,6岁开始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的校园。田甜喜欢绘画,勤奋学画,升入中学后她的两幅获奖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选入《少年儿童美术作品集锦》出版。田甜品学兼优,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和学校的表扬、并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上高中后,田甜发现有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态度粗暴,于是写信给工商局,建议工作人员文明执法。高中二年级寒假期间,田甜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620元收入。刚满18岁时,恰逢县级人代会换届选举,田甜对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了庄严的赞成票。

【◆参考答案◆】:由于未成年人对自己拥有的权利类型了解甚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权利被侵犯或侵犯他人权利而不知的事件。如:个别学生为避免挨家长骂,擅自代家长签字,画作被使用而不被告知、没有稿酬等现象,他们不了解侵犯他人权利的危害,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甚至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知那些行为是侵权表现。因此,学生有必要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的广泛性,以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权利。材料中通过“田甜”的故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深入角色,结合教材,探究案例,分析出我们所拥有的各项权利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答案解析◆】:略

(6)【◆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说屠呦呦获得“诺奖”给我们的启迪。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据有关媒体报道,他将近25分钟的讲话,9次提到中国梦,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平均不到3分钟提及一次“中国梦”,平均不到2分钟就获得一次掌声。材料二:屠呦呦,继莫言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1969年第一次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就是“中草药抗疟疾”,在之后的工作中,屠呦呦不断研究中草药知识,不断和西医结合,不断的进行实验,直到最后发现“青蒿素”。屠呦呦的坚持获得了成功。

【◆参考答案◆】:(1)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屠呦呦坚持把中西医实验结合是获得成功的源泉。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屠呦呦研究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知识以及西医知识,从中提取素材,汲取营养,锐意创新。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屠呦呦借鉴西医知识,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答案解析◆】:略

(7)【◆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在传统生活中,秸秆是引火的重要燃料。今天,燃气已取代传统引火。秸秆从生活必须燃料变为了垃圾,依照传统只有通过焚烧才能解决大量堆积的问题。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首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将秸秆变成了香饽饽。其次,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菌渣加猪粪,制成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肥料直接卖给当地蔬菜种植基地、果农等。再次,在退耕还林过程中,秸秆、菌渣等成为直接肥料,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将秸秆大循环利用,还发展了当地经济。 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的“巧”?

【◆参考答案◆】: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矛盾普遍存在,我们应当正视矛盾,承认秸秆、菌渣以及山林等问题的存在;矛盾又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分清主次、善于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集中有限精力重点解决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同时也要兼顾次要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巧用大循环”过程中,从秸秆到菌菇,从菌渣、猪粪到有机肥,再从有机肥到有机果业,因地制宜实现了合理循环。

【◆答案解析◆】:略

(8)【◆题库问题◆】:[单选] 一位双鬓斑白的老人讲道,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材料里,年轻女士的话里透漏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是()。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
C.自我暗示
D.换位思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从题干可知,年轻女士话中体现的是换位思考。所以选D。

(9)【◆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为如何建设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或建议。美丽的凤凰古城,秀丽的桂林山水,冰封的长白山雪林,杜鹃满山的九寨沟……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很多自然美景和古风古貌的历史建筑,他们构成了美丽的中国。而要想将美丽中国维持下去,则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点提及内容,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带领人民努力建设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①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反对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加大宣传倡导绿色生态理念的力度,培养社会意识。

【◆答案解析◆】:略

(10)【◆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传播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还有科学、哲学、思想等的传播,与之伴随的西方的文化知识、文艺作品、科学成就等也传到中国,中西方文化得到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
A.文化从产生起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中描述的主要是伴随“丝绸之路”商贸过程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因此选B。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