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

  • A+
所属分类:教师类
(1)【◆题库问题◆】:[判断题] 道德认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题库问题◆】:[单选] 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学习者的需要
B.社会发展的需要
C.学科的发展
D.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对社会的研究);(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3)【◆题库问题◆】:[多选] 教学内容的特性主要有()。
A.科学性
B.基础性
C.思想性
D.综合性

【◆参考答案◆】:A B C

【◆答案解析◆】:教学内容需要具备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特性,进行教学时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连贯性,既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运用师德及教育法规相关理论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在某乡村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晚自习铃声响了,初二某班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班长多次大声提醒:“开始自习了,否则老师看到又要发脾气了。”可是几乎没人理睬他,班长非常焦急并跑到门口查看,发现值班老师很快到教室门口,情急之下,对着教室大声喊了一声:“xx来了!”这位男教师听到有学生直呼其名,走进教室,阴沉着脸问:“刚才谁叫我名字?”班长举起手,站起来刚想向老师解释时,只见这位男老师径直走过来不由分说左右开工抽了班长两记耳光,然后叫他滚出教室。班长伤心地哭着跑出教室,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他谈话。周末回到家班长将此事告诉父母,父母却责怪他:“谁让你直呼老师的名字,打得好,下次就会长记性。”他心想也许他真的错了,可又觉得委屈、悲愤。

【◆参考答案◆】:①从师德角度而言,案例中男教师的做法违反了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规范要求。 首先,违反了关爱学生这一规范。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 师职业活动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 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显然,案例中男教师的做法违反了这一规范的要求。 其次,违反了教书育人这一规范。教书育人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教师的职 业劳动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教书育人”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显然,案例中的男教师并没有做到育人这一点。 最后,违反了为人师表这一规范。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为人师表”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案例中的男教师不问事情的缘由就打班长耳光,让学生滚出教师,这表明该教师不是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者。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教师不得谩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男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和受教育权。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个人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善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入手,这是因为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2)丰富学生的知识。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人们在学习和掌握前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突破。(3)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4)激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意识极度敏锐的情况下,长期思考的问题突然迎刃而解而迸发的思想火花。它是长期艰苦思索的结果。(5)锻练学生的意志。创造性思维是艰巨的、精细的心理活动,要求智力的高度紧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紧张的劳动代价。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相关知识。

(6)【◆题库问题◆】:[单选] 某初中张老师应朋友要求,在所教班级推销教学辅导资料,其做法()。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B.符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
C.体现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D.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题干中张老师的做法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故本题选D。

(7)【◆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两位老师的行为。(8分)案例1. 女生康某将一封“情书”交给班主任赵老师,离开教师办公室的康某心里疑虑重重,又返回办公室门口,却听到赵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着“情书”,其他老师发出怪异的笑声,康某羞愧难当,再也不去上学了。案例2. 五年级学生杨某,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将一封情书交给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一番细心开导后,从抽屉拿出一个信封,将“情书”装入并封上,温和地对杨某说:“我不想知道是哪位男生写的,也不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但我知道,他表达的是一种纯真的友谊”。多年后,获得硕士学位的杨某拜访退休在家的吴老师,一番叙旧后,吴老师从书架上取出那个发黄的信封,两人一起打开尘封多年的“情书”,发出阵阵笑声。

【◆参考答案◆】:案例1中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案例2中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首先,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1中的教师们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学生把“情书”交上去后,班主任反而和其他教师一起分享,并且“发出怪异的笑声”;而案例2中的教师面对学生交来的情书,处理得很恰当,符合关爱学生的要求。 其次,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案例1中的教师们面对康某收到情书的担忧并没有开导她,解除她的担忧,而案例2中的教师面对学生交来的情书,先是一番开导,后又把情书封上,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这才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要求。 最后,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案例1中的教师们把学生交来的情书拿来读并发出怪异的笑声,显然没有做到为人师表;案例2中的教师将情书封上多年后再和学生一起打开,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因此,案例2中的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提倡的。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相关知识。

(8)【◆题库问题◆】:[单选] 凯洛夫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
A.交往过程
B.认识过程
C.实践过程
D.学习过程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认识观的主要观点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理解与掌握现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代表人物是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9)【◆题库问题◆】:[单选] 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后出现了学校。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10)【◆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