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不对。佛是遍知者,事物的全体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遍知的意思就是完全可以见到事物的二谛。而认识事谛必须要有分别见,假如佛没有分别见,就等于说佛不懂得事谛,也就是说佛只懂得事物的一半。什么叫作分别?很多人概念不清。"分别"就是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我们的五官是无分别的,如眼、耳等见到色相、听到声音都是现观无分别的东西,要认识事物就必须通过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比如说"这是朵红牡丹花",对颜色的知觉乃至对这朵花的认知,眼睛本身是办不到的,是意识的作用,依靠经验回忆、分析推理等对事物进行鉴别。人的智慧不是现观,完全是分别见,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到佛地的时候,对于法性的认知变成现观,而对于法相的认知则是分别观,也称妙观察智。思维运载的工具是语言,包括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佛说法的时候也是用这两种语言,佛经也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下来的。所以,把所有分别智一律破除,是非常错误的,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比如,佛见到一个人,这人是男是女?叫什么名字?穿的什么衣服?佛会分辨清楚的。假如连这点分别能力都没有的话,那是一种愚昧无知。但佛是遍知者,这在大乘佛教中没有丝毫的异议,除非否认佛是遍知者,否则就不能否认佛的抉择、妙观察智或者说分别见。因此,必须承认佛有分别见。把佛菩萨的一切知见统统说成"无分别见",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若逻辑上讲不通,怎能说它正确合理?把佛教理论全部纳入合乎逻辑的理性轨道,这是宗喀巴大师学派的特点。
(3)【◆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轮回之苦远远胜过精进修行的痛苦?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教证:五世达赖喇嘛说:"三界三苦所禁锢,轮回本性苦无边。"本论云:"无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2)理证:大乘修行之苦从时间上看,只是这一辈子或者乃至菩提果之间受苦,并不是生生世世、永永远远。从痛苦的轻重来讲,可以说微不足道,根本无法与地狱饿鬼的痛苦相比。从意义上说,为求菩提而忍受的苦行,无论对众生还是自己的了脱生死都有相当大的利益。方方面面进行比较,修行之苦与轮回痛苦有天壤之别。3)比喻:就像病人为了除去腹腔内的肿瘤,而暂时忍受切割手术的痛苦;医师治病时,以一些有轻微痛苦的疗法,来疗除病患疴疾的大苦。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种方便戒
【◆参考答案◆】:又名三世无障碍戒,即密教所说的方便戒,亦即大乘的十善戒。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人说:“藏传佛教活佛的地位是靠花钱买来的。”这种说法对吗?
【◆参考答案◆】:这纯属胡说。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始于噶玛让雄多吉(公元1284~1339年),后来各教派中陆续产生了转世活佛,至20世纪50~60年代蒙藏地区已有大小活佛数千个。每个活佛的第一世都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有学问、有声望,对建寺、传法、授徒有突出贡献的高僧学者,如一世班禅大师克珠杰,一世达赖喇嘛更登珠,二世噶玛巴噶玛拔希,一世嘉木样大师阿旺宗哲,一世贡唐大师根登彭措,一世热振阿旺却丹,一世吉尊丹巴达罗那他等等,都是藏传佛教中的第一流大学者。这类大德高僧,或建立了寺院,或主持寺院建教传法有功,或有很多弟子,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他们圆寂后,生前建立或主持的寺院和亲传弟子、教区群众要求转世,请示有声望的大德高僧预示有无转世,转生的生辰八字、区域方位、住地山水和父母特征等等。根据预示的方位、特征、年龄段,进行寻访登记,然后将登记到的儿童名单,装进面团,或写在竹签上,经过摇面团或摇签筛选认定,有的还要考验灵童认识前世遗物和验证身体特征等取得信众的认可,然后进行正式坐床仪式。如元朝国师噶玛拔希临终时接受乌见巴等大弟子的请求,表示乘愿再来,并预示了转世的地点。噶玛拔希去世一年后在预示的地点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五岁时自称是噶玛巴,经过乌见巴考查,被确认为噶玛拔希转世,这就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个转世活佛。又如,十六世噶玛巴去世时留了一首预言诗。后来根据预言诗中暗示的方向、山水特征、降生时的特异征兆等,寻访认定了十七世噶玛巴。在这种严格的转世认定制度下,以钱买取灵童资格的徇私舞弊行为是很难得逞的。至于佛位的高低也不是由金钱决定的,是由每个活佛各自弘教的贡献,在教中所担任的教主、法座、堪布职位,朝廷加封的国师大喇嘛等名分高低决定的。数千个活佛转世系统的历史资料和各个活佛的各世传记都是有力的证明。一切强加的诬蔑不实之词,都歪曲不了历史事实。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供养时应有哪几种意乐?
【◆参考答案◆】:(1)三宝是无上大功德田(2)无上大恩德(3)一切有情中尊(4)犹如邬昙妙华稀有难遇(5)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6)一切世出世间所有圆满的根本
(7)【◆题库问题◆】:[单选] 佛陀初转法轮之地是()
A.鹿野苑
B.蓝毗尼园
C.拘尸那罗。
A.鹿野苑
B.蓝毗尼园
C.拘尸那罗。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世界三大语系佛教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与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这三足鼎立的佛教体系,从表面上看都是佛教,似乎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佛经语种的差别,实际上则不然。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大乘和小乘之间除了四众弟子的基本戒律方面有相同之处外,在教义和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没有相同之处。就佛教最基本的佛、法、僧三宝的概念,大小乘之间也有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主要来自经典学说。在巴利语系的佛经中只有属于第一法轮的《四谛经》和律部《阿含经》之类,不但没有佛传给乌杖焉国王恩扎菩提和香巴拉法王月贤等人的《密集主续》和《时轮主续》等四续部经典,就连属于第二、第三法轮的《般若》、《庄严》、《法华》、《涅槃经》之类的大乘经典都没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教,显宗方面的教义理论基本经典也大致相同,都是以《大般若经》为主。从道理上讲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共同点,但实际上也不然。(1)共同遵循的经典虽然相同,但对经文的解释和教义的理解方面,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2)汉传佛教属于显宗佛教,在汉文佛经中只有事部和行部的两三种密法译本,其余全部是显宗经典。就连禅宗也是显宗的一个派别,虽然有"禅密"之称,但也算不上密宗。而藏传佛教是显密结合的大乘教,在藏文《大藏经》的《甘珠尔》部共有佛经译本779种,其中密部经典398种,占51%;《丹珠尔》部共有印度高僧的著述2337种,其中密典有1747种,占74.8%。藏传佛教历代高僧的佛教论著不下几十万种,其中70%以上是密宗著述。由于这种原因,在整个教义和修持方面藏传佛教有了与汉传佛教完全不同的特点。(3)藏传和汉传佛教在地域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形态方面具有重大的差别,例如寺庙佛塔建筑风格、佛像的造型色调、供仪礼乐、规章制度、饮食服饰、学修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和信仰心理等方面都有差别。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俗家弟子和还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吗?
【◆参考答案◆】:穿三衣、剃须发、起法号是受戒僧人的标志。因此,佛陀三衣,只有戒行清净的僧人才有资格穿,没有受戒的俗人和只受过居士五戒、八戒的男女居士,以及破了戒的沙弥、比丘都没有资格穿佛陀圣洁的三衣。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中有家室的修行者只穿白色的袈裟,不允许穿红黄二色袈裟。汉地在家居士,穿红黄袈裟是违律行为,因为红黄袈裟是戒体清净、不沾男女之事的象征。现在有些人乱穿僧衣,就像小偷穿警察服装一样,是一种亵渎神圣的行为。有些骗子穿僧衣,就是为了冒充僧人,进行诈骗行为,是严重的违律行为。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觉
【◆参考答案◆】:八种的恶觉,即□觉、恼觉、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族姓觉、轻侮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