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参考答案◆】:作为在家人,不应该评论出家人的过失。因为有些出家人尽管表面上吃肉喝酒,但他们的内在境界是不好说的,不能单凭一些外在形象就判断他们的好坏。在家人只要看到佛陀的袈裟,就应该把它当作皈依境,这样才不会有任何危害,唯一只能对自己有利。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寺院大、居士多、法会开得隆重,是否就意味着佛法非常兴盛?请以理分析。
【◆参考答案◆】:真正的佛教是具相善知识传授佛法后,自己精进如理如法修持,对所闻法内容的在自相续中生起真正的定解,对佛法的意义一直思维。寺院大、居士多、法会隆重,若不能给众生带来利益,或者不能在自己的相续中有一丝证法的影子,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不是真正的兴盛。佛法的兴盛与建筑、人数、法会等形式上的内容关系不大,外在的形式是为内在的需要服务的,寺院建得再大,不传讲佛法,就没有教法;不设法令信士生起菩提心、实实在在的修行,就没有证法。而教法和证法都没有,不能算作佛法兴盛。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人说:“有些密法,不经过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照样可以自修并修出成就。”这种说法对吗?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不符合续部教义,决不可相信。被称作雪域三大持法宝王之一的萨迦班智达在《三律明辩论》中曾痛斥过这种违背金刚乘教义的说法。他说:"有人说有些密法虽然未经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修出成就,因为信心是入法之门。照这种说法,只要有信心,虽不受戒,也可以自己持戒,成为僧人,因为信心也是出家受戒之门。这等于说,只要想吃到粮食,虽不播种,也可以在田地里长出庄稼。"又说:"密修的成就都是守誓持戒的结果,故言‘持戒是成就之本’。"不经过灌顶就得不到密戒的传授,若不受戒,虽自己如法持戒,也无效,如同僧戒。若不守誓持戒,就不具备获得密法成就的必备因缘。因此,这种所谓不经过传授灌顶也可以修出密法成就的说法是恶魔的害人之言,人们要当心。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遮
【◆参考答案◆】:三论宗所说的八不中道。见八不中道条。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参考答案◆】: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持
【◆参考答案◆】: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亦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的戒律。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藏密双身修法是怎么回事?
【◆参考答案◆】:在无上密的修证高级阶段,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真实"业印修法",即阴阳二体结合、促使在生理和心理、气脉上产生特殊变化,激发深层智慧的双身修法。但这和印度性力派的"内火供"修法不同。双修是利用人体阴阳和合规律,进入细分禅定状态的一种特殊修持。是不染世俗淫乱之情的理智行为。在密法中对此法的修炼分观想和实修两种。对实修的传授和修炼规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制定的戒律非常严格,绝不允许违反世俗伦理道德。在佛门的僧俗两类弟子中,为保重僧戒,只有观想传承,没有实修传承。而且,有阴阳和合修法的也只有无上密部,事行瑜伽三部,无此种修法。把通过生理和心理相互影响的辩证作用,达到入定和开发深层智慧为目的的善巧方法视为"坏戒行为",甚至贬为"淫乱污秽"行为,其根源,一是来自小乘和婆罗门的禁欲主义,一是来自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在佛教中,有僧戒、菩萨戒、密戒三种。其中,菩萨戒和密戒是在家和出家弟子的共同戒律。是否犯戒,要从身份和具体情况考虑,不能一概而论。在菩萨戒中,在利众事业需要的情况下,杀生等根堕戒也有灵活开许的规定。是否坏戒,主要从思想动机上划分,不能仅从表面上看待。佛教无论显密,净化心灵是终极目标。但在净化的手段上有小乘的绝对禁欲行、菩萨乘的非禁非纵五欲行、无上密的以欲为道行为等,视众生的根器而定,并非一成不变。佛法的智慧和方便在于,首先使佛法适应众生,然后再使众生适应佛法。种种方便体现在佛法和众生的相互适应之中。"牧羊犬只认一个主人"的僵化思想,是产生各种偏见的根源。无上密认为人的精神和物质色体、人体的精和血、气和脉、男身和女身等都是阴阳二极、相依相存的统一体。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存在是阴阳平衡协调的结果。阴阳不平衡协调,生理和心理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身心产生疾病。精神和肉体粗分阴阳分离导致死亡,细分的意识和物质载体,非一非异,永不分离,是转世和解脱成佛的基因。这就是显法中未开示的身心密理。由于利用了人体的阴阳以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关系,密宗在心灵净化的修证方面也有了与显宗截然不同的修证方法和道路,男女合体修法也是其中的一个方便法门。假若利用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特殊规律,达到散乱分别意识熄灭的深定状态,激发深层微细智能,虽不合常规,为什么就不能采用呢?何况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密宗的发明,也是佛法固有的证悟方便法门之一,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亲近的53位男女菩萨上师中,第26位是婆须蜜多女菩萨(具体见《华严经》原文)。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四续",以观乐、笑乐、执手乐,拥抱乐等"四乐"为喻,其出处显然就是"婆须蜜多品"。四续密法广如大海。密法在教理方面,在大乘佛法的统一性中,显现出特殊的光彩,从更深的层次上破解了生命的规律。由于密法所展示的深度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规律不符合显乘常规理论,而遭到见识浅薄者的非议,这并不奇怪。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九僧
【◆参考答案◆】:在大法会中领导众僧做佛事的九位比丘,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衲众。
(9)【◆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要以悦耳的歌声供养诸佛菩萨,难道他们也喜欢听音乐吗?
【◆参考答案◆】:不是。诸佛菩萨已经断除了习气垢染,不会像凡夫一样有喜欢听音乐的分别妄念,但是如果我们以真诚、清净之心供养诸佛菩萨悦耳歌声,则能积累无量的资粮,因为诸佛菩萨是殊胜对境之故。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受持菩提心有哪两种心态?你做到了吗?
【◆参考答案◆】:受持菩提心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尽量舍弃自私自利的心态,全心全力地帮助众生,负荷如来事业;第二是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恶行来玷污如来的纯洁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