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萨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菩提

【◆参考答案◆】: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句义

【◆参考答案◆】:禅宗的根本眼目,最切要之义有八句,即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3)【◆题库问题◆】:[问答题] 修持无上大圆满有什么功德?你对密法有什么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大圆满的功德不可胜言,只是听到它的词句、接触它的法本、见到它的法义、佩戴在身上,也会成为闻解脱、触解脱、见解脱。这样的大圆满,仅仅是闻到一些词句,也能断除三有根本。诚然如《中观四百论》所言,对中观生起怀疑也能断除三有根本,那接触无上密法就更不用说了,在六个月中就能得到解脱。《金刚账续》云:"不动信解行六月,金刚持地能获得。"大圆满利根者是以信根为主,对上师三宝、尤其是密法信心特别足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若不舍弃密法,对密法有信心,的确能获得成就。因此,法王在这这里说了,大圆满是末法时代难以值遇的殊胜窍诀,我们务必要将此铭刻于心。我们接下来要学到的《大圆满前行》也是密法,先应该以此为开端进行修持。作为一个凡夫人,首先要修基本的加行,加行修完之后,再通过灌顶修持正行,这样的话,感受和证悟的境界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按次第来很重要,不管是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都有这种特别严格的要求。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什么是五蕴?

【◆参考答案◆】: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

(5)【◆题库问题◆】:[单选] 天台宗以哪部经为依据?()
A.华严经
B.法华经
C.楞严经。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社会人群中弘扬佛法,应该注意什么?你以后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首先应当弘扬世人容易接受的简单道理,待他们成为佛教徒之后,再进一步宣讲见修行果的甚深教言。否则,刚刚遇到一个人,就拉着他讲最甚深的离戏大空性,可能谁都无法接受。因此,这种方便方法不能搞错!

(7)【◆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若是这样的话,小乘阿罗汉岂不是变成大乘菩萨了吗?请阐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小士修法唯求离苦生善趣,修行人相续中只要一度生起菩提心,即能灭多劫罪障,圆满广大福德,刹那解脱恶趣痛苦,因此,修小士道亦宜发菩提心。中士道的基础是小士道,小士道既应发菩提心,中士道岂能舍亦?(若欲详知此理,阅能海上师所讲的《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所谓大士道,是指大乘种性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遣除他们相续中的一切痛苦而希求佛果,这本来就是菩提心的体性。因此,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小乘阿罗汉需要菩提心,是从不能舍弃的角度而言的,并不是从必须具足的角度来讲的,故不会变成大乘菩萨。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大乘显宗有单独的修行法吗?

【◆参考答案◆】:有。小乘声闻、缘觉,通过修习小乘戒、定、慧,达到四圣果的破悟境界;大乘菩萨以菩提发心入道,修六度,即福慧双资粮,达到破悟的最高境界——成佛。显宗的修法就是弥勒《现观庄严论》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所开示的那些道法。汉传佛教净土宗,也是一种显宗的修法。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陀规定那么多行住坐卧的威仪,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是否只是出家人的戒条?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这并非只是出家人的戒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众生的心。上师如意宝说:“我们学佛者,必须要给世人起表率作用。自己的行为,应该让别人看起来很顺眼,能生信心。别人不生信心之事,都要舍弃,戒律里规定的学处,要老老实实去执行。”世间人不可能对所见一切都去观清净心,他们对人的评论,一般就是从外表威仪上去看。如果见到修行人行、住、坐、卧、吃饭做事都很寂静调柔,自然就会生起信心与恭敬,以此渐渐也能被引进佛门,修学佛法。如果我们行为野蛮无礼,别人见后就会生邪见。为了避免讥嫌,维护三宝圣洁的形象,每一个佛弟子都应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己,恒常保持如法威仪。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大乘佛教里的四大菩萨是:()、()、()、()菩萨。

【◆参考答案◆】: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