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参考答案◆】:视觉语言
(2)【◆题库问题◆】:[填空题] 珍贵的文物可以分为几级().
【◆参考答案◆】:三级
(3)【◆题库问题◆】:[单选] 油墨开始流动时所需的最小外力,称油墨的()。
A.屈服值
B.触变性
C.流变性
D.流动度
A.屈服值
B.触变性
C.流变性
D.流动度
【◆参考答案◆】:A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文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
【◆参考答案◆】:隋代
(5)【◆题库问题◆】:[单选] 胶印机在大修后验收时,印刷滚筒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轴向窜动量不大于()。
A.0.03mm
B.0.04mm
C.0.05mm
D.0.06mm
A.0.03mm
B.0.04mm
C.0.05mm
D.0.06mm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判断题] 在一定时间范畴和空间分布内,有一定共同的器物特征,我们将这样的一群遗存称为考古学文化.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7)【◆题库问题◆】:[单选] 目前可见的秦朝以前最大的墓葬是:()
A.秦惠王墓
B.秦景公墓
C.周幽王墓
D.周武王墓
A.秦惠王墓
B.秦景公墓
C.周幽王墓
D.周武王墓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单选] 平版印刷精细印刷品相对反差值黄色应为哪一个。()
A.0.35~0.45
B.0.25~0.35
C.0.20~0.30
D.0.30~0.40
A.0.35~0.45
B.0.25~0.35
C.0.20~0.30
D.0.30~0.40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砖室墓墓型演变述略?
【◆参考答案◆】: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葬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从汉末魏晋开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龛和台桌。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在黄河流域,砖室墓的墓道甚长,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随着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渐加长,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天井,直通地面。辽东、河西等边远地区的豪族大姓,沿袭汉代旧制,营建砖石结构的大墓,在墓壁和砖面上施彩画,其题材多与汉墓壁画相似;在中原一带,却很少有在墓内绘壁画的,但到了北魏,壁画又重新流行。长江流域的东晋和南朝,则流行用模印着画像的砖来装饰墓壁。入唐以后,官僚墓一般均为砖室墓。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五代前蜀王建墓、南唐帝陵,其地下玄宫皆分前、中、后三室,各室两侧又多设壁龛或耳室,这可能是承袭唐陵的制度。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长江中下游多为长方形砖室墓,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辽辽代砖室墓,除方形以外,还有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等级高者则"多室"。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结构并施彩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金代墓葬受辽宋影响较大。元代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日趋简化。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南方元墓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文化层
【◆参考答案◆】:文化层为考古学术语。指古代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叠压、打破、共存三种,原则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对古老的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叠压关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层分布。打破关系指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层上的遗迹遗址等,如灰坑、井等经常出现打破关系。共存则是指同一时期、地域,处在同一文化层上各个遗址、遗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