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在广东和谈时中方的代表是()。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1)【◆题库问题◆】:[单选]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在广东和谈时中方的代表是()。
A.林则徐
B.肃顺
C.怡良
D.琦善

【◆参考答案◆】:D

(2)【◆题库问题◆】:[单选]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开辟了欧洲的()
A.第一战场
B.第二战场
C.第三战场
D.第四战场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共产党搞合作化的最初动因不包括()。
A.为了防止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
B.为了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C.为了配合中国工业化和城市资本主义商业改造
D.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20世纪40年代,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严重困境的因素?

【◆参考答案◆】:
1941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进入了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出现这种困境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略者为了把中国变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对敌后战场的压力,在华北、华中加紧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
其次是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
另外自1940年起华北地区连年遭受水、旱、蝗灾。
以上几方面因素结合起来,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严重困难的境地。

(5)【◆题库问题◆】:[单选] 1898年,张謇在通州创办了()。
A.大生纱厂
B.大久精盐公司
C.汉阳铁厂
D.福新面粉公司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判断题] 太平天国起义的地点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7)【◆题库问题◆】:[单选] 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质是()
A.废除农村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B.抵制官僚资本的渗透
C.削弱和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D.削弱日伪的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单选] ()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期是()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人认为清末“新政”,主观上是为了应付国内危机,客观上却不自觉地顺应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而结果则与愿望适得其反。你是否赞成?结合史实,说明你的依据。

【◆参考答案◆】:
(1)目的:清末"新政"主要内容有三:练新军、派留学、奖实业。目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应付国内危机。
(2)客观作用:"练新军"是晚清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北洋军的军制改革标志着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派留学"是晚清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清末颁行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则是我国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关键,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制度起点。"奖实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新政"的实施,客观上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
(3)结果:"练新军"本意是维护清统治,结果相当部分新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灭亡。(即使是北洋新军,武昌起义后,也起了某种加速清灭亡的作用。)"派留学"本意是为缓和知识分子反清情绪,结果留学生大多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成为反清革命的中坚力量。"奖实业"则是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使其反封建的要求更加高涨。(如立宪派的三次大请愿运动。)如果清末"新政"包括预备立宪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清末在法制近代化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总之,清末"新政"做了维新变法时想做而没能做的许多符合近代化趋势的事情。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