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参考答案◆】:正确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夯窝
【◆参考答案◆】:夯窝为夯杵土时留下的痕迹,将土夯结实,由于夯杵下端呈圆形,打在地上会留下痕迹,记过无数次的夯打,形成密密麻麻的圆窝,即夯窝,然后再铺土再夯打,一层一层的,最终形成不同的排布夯实土层。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细石器
【◆参考答案◆】:细石器属于一种特殊的工艺传统,它以间接打制法为基础,因而出现不同形状的石核和狭长的石叶,并利用石叶加工成器。这种工艺传统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许多文化遗存中。细石器的出现,大约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4)【◆题库问题◆】:[单选] 考古学家不包括()
A.学者
B.技工
C.后勤人员
D.领导者
A.学者
B.技工
C.后勤人员
D.领导者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种人类骨头用于鉴定年龄比较好()
A.盆骨
B.颅骨
C.四肢骨
D.肋骨
A.盆骨
B.颅骨
C.四肢骨
D.肋骨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单选] 何谓文物的原状?请选择正确的回答()
A.文物最初制成时的外形
B.文物现在具有的外形
C.文物的外形以及制作文物的材料和工艺
D.文物不存在所谓"原状",因为它总在变化之中
A.文物最初制成时的外形
B.文物现在具有的外形
C.文物的外形以及制作文物的材料和工艺
D.文物不存在所谓"原状",因为它总在变化之中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仰韶文化
【◆参考答案◆】:仰韶文化是距今约7000年前融合了黄河中游地区的其他文化,而形成的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考古学文化,延续2000年。其鼎盛时期(第二、三期,6000~5000年间)的文化遗存的特点是:1、生产工具制作较精,也比较多样。石器制作中掌握了切割法和管钻法。有石质和陶质的刀以收割;有鱼钩、镞、鱼叉等渔猎工具等;出现了最早的酒(2004年的新材料认为中国最早的酒出现在距今约90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存中)。2、用石铲翻土刀耕火种,除了种植粟、黍、稻之外还种植蔬菜(白菜或芥菜)。可肯定的家畜有猪和狗,不太肯定的家畜是羊和马,家禽可能有鸡。采集和渔猎是经济的补充。3、陶器主要有钵(碗)、盆、瓶、罐、瓮(缸)五类,分别代表食器、盛器、水器、炊器和储藏器这样5种家居基本用途的器皿。还有竹、草编制器可供使用。纺织和制革业也发展起来。易言之,这是稳定、殷实的家居生活的反映。结合甘肃兰州白道沟坪的陶器作坊遗址和部分陶器已采用先进的轮制技术,说明陶器逐渐成为交换的产品。4、前期各个聚落的规模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彼此间相对封闭。后期各个聚落的规模差别显著,甚至出现了中心聚落。聚落内的房子,前期无论是大房子还是中、小房子,都是单间的。后期则出现套间和特殊功能的房子。聚落布局得井然有序,大体说前期是凝聚、内向式的。后期是凝聚、相向式的。5、意识和观念。仰韶文化前期是原始公产制社会的高峰时期,至后期就逐渐发生分化。前期人们的氏族观念特别强。后期家族的观念强于氏族。此外,仰韶文化前期彩陶主题花纹,可能寓意"人神结合"。后期的多采用二方连续的图案化装饰,反映了人们寓宗教和艺术于上生活中的意识。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石质文物风化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石质文物石材化学组成、石质文物石质结构、石质文物石质胶结物、所处地质地理条件。
(9)【◆题库问题◆】:[单选] 半坡文化的中心区域在()
A.南京
B.上海
C.安阳
D.西安
A.南京
B.上海
C.安阳
D.西安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喇家灾难性现场发现了哪种食物()
A.馒头
B.米饭
C.玉米棒子
D.面条
A.馒头
B.米饭
C.玉米棒子
D.面条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