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1)作者为什么说(园里)“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2)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的理解。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参考答案◆】:(1)因为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2)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做了风格不同的散文,各有千秋而传世。朱自清的文章情感强烈而行文质朴;俞平伯的文章在细腻柔婉的描写中,插入一些哲理分析,苦涩而玄妙。对同一事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心情时看法也不同。不同的人由于身份、经历、性格等原因对于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和归纳。
(2)【◆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的十大名曲( )。
A.《高山流水》
B.《梅花三弄》
C.《十面埋伏》
D.《公孙龙子》
A.《高山流水》
B.《梅花三弄》
C.《十面埋伏》
D.《公孙龙子》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的十大名曲是《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
(3)【◆题库问题◆】:[单选]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缔约国应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为此,缔约国应( )。
A.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B.使部分儿童得到教育和职业方面的资料和指导
C.根据能力以一切适当方式使所有人均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D.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出勤
A.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B.使部分儿童得到教育和职业方面的资料和指导
C.根据能力以一切适当方式使所有人均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D.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出勤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此项权利,缔约国尤应:(1)实现全面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2)鼓励发展不同形式的中学教育、包括普通和职业教育,使所有儿童均能享有和接受这种教育,并采取适当措施,诸如实行免费教育和对有需要的人提供津贴;(3)根据能力以一切适当方式使所有人均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4)使所有儿童均能得到教育和职业方面的资料和指导;(5)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按时出勤和降低辍学率。
(4)【◆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 )五类,称为五礼。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关于中国传统五礼,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二是指古代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5)【◆题库问题◆】:[单选]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
A.责令改正
B.处以罚款
C.给予行政处罚
D.给予刑事处罚
A.责令改正
B.处以罚款
C.给予行政处罚
D.给予刑事处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6)【◆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下面是李老师的教育日志:下午的点心是每人一块蛋糕、一杯牛奶,孩子们像往常一样静静品尝着自己的那一份。发完后,我发现袋子里还有一块蛋糕,就随手给了旁边的莉莉,可没有想到我的无心之举却引起了一场“风波”。莉莉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举起了那块小蛋糕,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了起来:“这是李老师多给我吃的!”其他孩子有的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眼神,有的向我桌上投来搜寻的眼神。孩子们接着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一本正经地说:“她小,李老师才给她的。”有的愤愤不平地说:“李老师一定是喜欢莉莉。”这时,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我的举动欠考虑,冷落了其他小朋友。我马上进行补救:“今天,多的一块蛋糕,老师给了莉莉,以后多下来的点心,老师会发给别的小朋友,大家轮流吃,你们说好吗?”孩子们脸上复杂的表情马上都消失了,大声道:“好!”
【◆参考答案◆】:李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借鉴。(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材料中李老师为自己随手把多余的蛋糕给了莉莉所引起的风波,选择了公平对待全体学生的方法平息,并且在此过程中快速地发现了学生的反应,做出了尊重全体学生。(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材料中,李老师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采取公正地方法解决,很好地做到了为人师表。总之,李老师的行为很好地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利于自身和学生的成长。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
(7)【◆题库问题◆】:[单选] 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
(8)【◆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解释倒数第三段中,“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更低了“在文中的含义。随风吹笛林清玄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人”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干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参考答案◆】:如果把自然风景简单的理解为一幅静态的画,那是没有真正感悟自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9)【◆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 800 字;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文章富有逻辑性;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以“师爱”“师德”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参考答案◆】:播种爱,收获幸福 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不相同。教师的幸福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学生对教师的真情回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师这个职业是时时播种爱、收获爱的职业。每当路上偶遇所教学生,他们总是相隔很远就和你亲切地打招呼;每当教师节来临时, 都能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学子的温馨祝福……那一刻的幸福感又怎能用笔墨来形容。 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尝到教师的幸福,便是成功。能否时时刻刻感到幸福对于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幸福;只有教师时时刻刻洋溢着幸福,学生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幸福。 做幸福的教师要胸中有梦。对于胸中有梦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犹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犹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做幸福的教师应手中有书。一个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幸福的教师都明白,只有多读书方可重新认识自己,保持头脑的清晰,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充满活力,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盈……幸福的教师都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从不妄想立竿见影的读书效果。 做幸福的教师应眼中有事。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可以说,幸福的教师个个是眼中有物、眼中有事、眼中有活儿的人,并且能够做到用眼睛表达, 用眼睛说话,随时发现学生与家长欲言又止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学生与家长提出要求之前。幸福的教师很多时候能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做工作。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做个幸福的教师,就要做到“胸中有梦”“手上有书”“眼中有事”,这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需,也是教师个体生命幸福的必需。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10)【◆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的飞船是()。
A.“神舟”四号
B.“神舟”五号
C.“风云”一号
D.“嫦娥”一号
A.“神舟”四号
B.“神舟”五号
C.“风云”一号
D.“嫦娥”一号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神舟”五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杨利伟送入太空。